十八大时政热点:更多人的就业梦想变成现实

编辑:

2012-11-15

企业显然也很重视他们这批年轻人。6月,他和同批被录取的几位同学接到通知:前往德国科布伦茨,接受全世界最先进工厂的培训。6月24日,他们启程前往德国。此行费用全部由企业支付。其时,距离他被录取只有一个月。

在德国,这些小伙子得到了当地“洋师傅”一对一的指导。企业方面为他们每人配备了专职翻译。在科布伦茨的工厂里,赵刚学习机械的操作,也学习“洋师傅”的严谨,更感受先进工厂的管理流程。对他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而机会是难得的。

上周五,赵刚回到母校,坐在技师学院的会议室里,他还在回味欧洲最大拉伸机给他带来的冲击。3个月以来的经历,对这个出生于新区大路镇的小伙子来说,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毕业时,可选的岗位不少”

“像梦一样”不只能形容这个年龄段少有的欧洲求学经历。从赵刚选择走进技师学院开始,另一个梦就已经开始了:一个关于就业的梦。

对于赵刚来说,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并不算难。在初中阶段,赵刚算不上是学习好的学生。初中毕业,他可以选择一个不算好的高中,也可以去学习一门技术。赵刚的父母当年不支持儿子上技师学院。不过,赵刚自称不喜欢“为考试而学习”的高中,最后还是学了数控这个专业,跟机床打交道。

之前学习并不冒尖的赵刚在技师学院成了机电07高技三班的班长。5年学习之后,他通过了高级工的考试。到了毕业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发现,“就业难”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相反,他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就在父母还在考虑怎么帮儿子联系一个工作的时候,赵刚顺利地签约爱励鼎胜这样的大企业。出校门,进了企业的大门,对方就拿出了培训的安排,还有薪资上涨的计划。一切都很顺利。

对这些,赵刚倒是看得很淡。他说,技术工人总是要从基层做起,从学习开始。回到镇江之后,崭新的工作就要开始了。赵刚已经在计划未来的道路。他要熟悉所在的企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不管是文化方面还是技术上的。走向更高的岗位之前,他还要继续成长。

技术人才的发展

空间越来越广

就业梦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实现了。张刚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个年轻的技术工人说,很显然,这个社会对他们的价值是越来越重视了,只是很多人还没有发现。

5年之前,对赵刚的父母来说,让孩子学技术并非第一选择,而是最后的选择。赵刚说,当父亲被问到儿子的学校,往往会说:“能是什么学校,上了个技校罢了。”而5年之后的结果,这一家人都没有想到。“现在,我们看重的不只是收入,我们重视的是积累,我相信我们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

赵刚这样的新一代技术人才正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就在他出国之前,镇江刚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更详细的培训计划、更高的待遇已经瞄准了他们。《意见》中提到,“十二五”末,我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11.73万人,力争达到12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0%。

同时,要评选产生1000名企业首席技师和10名“镇江市首席技师”。或许,这是他们的新目标,就像专门为他们而设定的。

“就业扶持帮我走上理想的岗位”

80后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

2004年从河海大学毕业以来,黄艳在8年当中换过3次工作。工作的更换让她距离理想的岗位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当中,镇江的就业扶持系统帮助她走向想要的岗位。

“毕业了,我不喜欢这个专业”

8年之前,黄艳从她不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毕业。“那个时候的学生,选择专业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她说,当时计算机专业还算热门,等毕业了却发现这个工作根本不适合自己。从学校出来,黄艳在南京的一家建筑公司做了文员。这是第一份工作,也是做得最短的一个。

虽然黄艳很想在南京工作,但是父母只有这一个孩子,家人希望她能回到身边。2005年,黄艳回到镇江,到了丁卯的一家日资企业,在办公室上班。第一次换工作还算顺利,“在镇江,供职于外资企业还是不错的”。

连续两个工作都与计算机工作不大,黄艳更加觉得“计算机跟我不合适”。在这家企业工作期间,黄艳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她自学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这次自我充电为黄艳的就职确立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务员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