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时期建筑的发展状况
辽与北宋对峙,是由契丹族统治的朝代。辽代的帝王积极吸取汉族文化。在建筑方面可视为直接继承唐代的传统。辽代遗留至今的两处最著名的古建筑,一处是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公元984年),另一处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公元1056年)。前者是现存木构楼阁的精品,后者(观音阁)是现存年代最早而且是惟一的楼阁式木塔,塔高达67.31m,斗拱式样有60余种,外观五层,实为九层,内有四个夹层,其中有斜撑构件,结构合乎力学原理。由辽代的两座木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所达到的水平,可以反过来推断唐代及北宋中原地带的木构建筑达到了何等的高水平。
6.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时期建筑的发展状况
金破宋都汴梁时,拆迁若干宫殿苑囿中的建筑及太湖石等至中都,并带去图书、文物、工匠等。在中都兴建的宫殿被视为“工巧无遗力”、“穷奢极侈”。用彩色琉璃瓦屋面,红色墙壁,白色汉白玉华表、台基、栏杆,色彩浓郁亮丽,开中国宫殿用彩强烈之始。金代的地方建筑中减往造、移柱造风行,被认为“制度不经”。如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内柱仅留二根。北京的卢沟桥,长265m,是金代所建的一座联拱石桥。桥栏望柱上的石刻狮子极多,以数不清著称。
此阶段延续近700年,以唐代为高潮。长安城规模之大,位列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世界城市第一。唐代的大建筑群布局舒展,前导空间流畅。个体建筑结构合理有机、斗拱雄劲。建筑风格明朗健壮、雄健伟丽。中国建筑体系至此臻于成熟。
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发展状况
封建社会后期是继承与程式化阶段的历史分期,该时期包括元、明、清三代。
1.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时期建筑的发展状况
元代是由蒙族统治的朝代,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列入。第一个统一大帝国。偏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都只是局部的地方政权。
元代在建筑上最重大的成就是新建了一座都城--大都。元大都是中国历代都城中最接近于《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王城之制的都城。它位于金中都的东北方,城的外轮廓近于方形,除北面开二门,余三面都是三门。宫城靠南、北边是漕运终点的商业区,太庙在东侧,社稷坛在西侧,布局上基本符合“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街道取棋盘状,在南北走向的干道之间,平行排列着称为胡同的小巷,作为众多居民院落的通道。元大都是一座规划周密的城市,街道平直、市政工程完备、气势雄伟。《马可波罗游记》对元大都大加称赞。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人是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耳。
元代的木构建筑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比较粗放。斗拱缩小,柱与梁直接联络,减柱仍在采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是元代建筑的代表。山西芮城的永乐宫也是元代建筑,以壁画著称。元代引进了若干新的建筑形式,如大都中的大圣寿万安寺(妙应寺)中的白塔,是尼泊尔匠人阿尼哥所授。
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引西郊的水入城与运河相接解决了大都的漕运。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创建的观星台,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天文台。居庸关云台原是一座过街塔,是元代建筑的杰作。
元代的戏曲发达,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与之相应的戏台建筑很多,至今在山西临汾等地仍遗存有元代的戏台,仍为群众所使用。
2.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时期建筑的发展状况
明代曾先后三次在南京、临濛(今凤阳)和北京建造都城及宫殿。建设经验丰富,有一批熟练的工官与工匠。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设北京城。在用砖砌元大都的土城时,去掉了北侧不发达的五里,南侧向南扩展一里,嘉靖年间加建外城,中途收口,形成了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外轮廓。明代的北京城有一条从南到北长约7.5km的中轴线。中轴线通过紫禁城,重要建筑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紫禁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宫殿建筑,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是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明代在北京还建造了各种坛庙,如太庙、社稷、天、地、日、月、先农等坛,并修建了行署、仓廪、寺观、王府、宅邸等。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采用楠木,规模及造型严谨规整。
明代的十三座帝王陵墓位于昌平天寿山麓。地形选择和神道等前导空间的处理都很出色。明长陵享殿木构架中的十二根金丝桶木柱,柱高约23m,最大柱径达1.17m,清水做法,蔚为壮观。
由于明在建国前推行“高筑墙、广积粮……”策略,明代制砖的数量及质量都大大提高,不仅把大都的土城墙以砖砌,万里长城以及许多州、府、县的砖城墙,很多也是明代所修。建筑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券为结构的无梁殿。最著名的一处是南京灵谷寺无量殿。
明代的琉璃制品有很高水平。色彩及纹饰丰富。南京报恩寺塔,高80余米,外表用有浮雕佛像、力士、飞天的多彩琉璃砖贴砌,绚丽壮观,被列为当时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可惜在太平天国时被拆毁。大同的九龙壁及山西洪洞广胜寺上寺的飞虹塔,也是明代的琉璃建筑,可以略见明代琉璃建筑的风貌。近年在南京发现了报恩寺塔琉璃期的窖藏,得见明代琉璃的高质量。
明代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在北京大真觉寺建造了一座金刚宝座塔,中国佛塔又增添了一种类型。
明代家具用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料,构件断面小,榫紧密实,不多加雕饰,造型与受力情况和谐统一。
明初朱元津曾明令禁止宅旁多留隙地造宅园,但明中叶后,江南富庶之地,造园之风大兴。明末计成(字无否)所著《园冶》一书,记述反映了明代造园理论与艺术的水平。
明代修建北京宫殿、坛庙、陵墓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主力是江南工匠,其中以蒯祥最为突出。他能“目量意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技艺纯熟,人称蒯鲁班。
3.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时期建筑发展状况
清代定都北京。中国历史上每改朝换代,往往焚烧拆除前朝的宫室,以煞王气。清代没有这样做,沿用了明代精美的紫禁城宫殿,仅在使用中不断修葺、添建。清代在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造园上。皇家苑圃除在北京三海有所建树外,在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和承德避署山庄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私家园林也大有发展,江南园林达到极盛。中国园林影响所及,不仅是近邻的日本、朝鲜,18世纪时更远及欧洲。中国园林成为世界造园学中渊源之一。
清代为团结蒙藏等兄弟民族,在西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修建了许多大喇嘛庙、清初在拉萨修建的布达拉宫、在呼和浩特重修改建的席力图召,都是汉藏混合式的建筑。在承德避署山庄周围建的“外八庙”,结合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藏式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列出了二十七种单体官式建筑的各种构件的尺寸,改宋式以“材”、“契”为模数的计算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有利于预制构件、缩短工期,程式化程度加大。
清代承担宫廷建筑设计的是七世世袭“样房”人称“样式雷”的雷氏家庭,他们制作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
我国目前的居民、祠堂、书院等民间建筑,尚有少量明代实物遗存,主要是清代的,它们在技术上、艺术上以及反映时代生活方面蕴藏着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汲取,有待于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