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废损失费
因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报废所损失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所损失的费用(不包括由于其他原因而废弃的材料)。
2.返工或返修损失费
为修复不合格品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或预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重新投入运行前的再次检验费用)。
3.降级损失费
因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级或让步所损失的费用。
4.停工损失费
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所损失的费用。
5.产品质量事故处理费
因处理内部产品质量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如重复检验或重新筛选等支付的费用。
6.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
内审、外审等的纠正措施费是指解决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问题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相关费用。
7.其他内部故障费用
包括输入延迟、重新设计、资源闲置等费用。
(四)外部故障(损失)成本
1.投诉费
在保单约定范围内,对顾客投诉的调查研究、修理或更换等所支出的费用,或在保单期满之后用于顾客特殊投诉的调查处理所支出的费用。
2.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
直接用于校正误差或特殊试验,保修产品或零件以及用于纠正非投诉范围的故障和缺陷等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不包括安装服务费及合同规定的维修费用)。
3.产品责任费
因产品质量故障而造成的有关赔偿损失费用(含法律诉讼、仲裁等费用)。
4.其他外部损失费
包括:由失误引起的服务、付款延迟及坏账、库存、由顾客不满意而引起的成交机会丧失和纠正措施等费用。
四、劣质成本
现代质量管理的焦点是在实现顾客满意目标的同时,取得最佳的财务贡献,使劣质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在实际管理中,诸多的质量成本项目中,只有显而易见的项目才被考虑。正如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角。如浪费、报废、返工/返修、测试和检验成本(分析不合格原因)、顾客投诉、退货等。其总额约占总成本的5%~10%,占销售额4%~5%。而冰山下面的则是其中的大部分,约占营运成本的15%20%,包括:加班过多、上门服务支出过多、文件延迟、对现状缺少跟踪、报价或结账错误、未正确完成销售定单、不必要的快递、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顾客赔偿备用金(保险)等等。而这些成本大多并未直接计人损益表或资产负债表。
质量相关的成本较财务报表所透露的数字高(约占销售额的20%到40%);质量成本不仅发生在实现过程,同样发生在支持过程;不仅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部门有,同样其他辅助部门也有;这些成本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一般企业里却没有人负责消灭它们。
应把劣质成本当作解决问题分析目标介人。若方法得当,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即消除或降低成本的背后因素。组织应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或至少必须营造一种环境,让员工愿意认真提出问题。例如,假定原料浪费.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