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2-04
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毕业发表论文。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是农村地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理论研究,对于解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问题,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本研究①在中国知网cNKI网站的“期刊”中,以“公共文化”+“供给”为主题,时间截止到2012年底,搜索得到的记录为215条,各年度的统计数见表1:
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研究,基本上是与中央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布局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相一致的,研究数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已经从顶层设计转向重点环节,从全国层面的总体研究转向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本研究从五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能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成为后期相关研究的资料基础。
一、供给问题的多维分析
(一)供给现状的实证考察
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真实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一是供给不足与供给无效并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已经被大量的实证调查所证实,但是,“农村文化需求与满足之间的矛盾,不单是由农村文化缺乏造成的,而是文化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运动的结果”。①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重于‘投资建设’,轻‘维护保养’;重有形物品投入,轻无形物品开发……习惯于用单一内容和统一模式化的方式向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忽视了服务内容和形式开发研究,文化服务的内容陈旧,形式单调,实用性差,农民参与和感兴趣的程度不高”。②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差异化的供给往往是造成“供给过剩”的主要原因。“只有在经费和人力上有特殊的投入,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更符合各族群众的需要,也才能起到应有的成效”③。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无效,主要是由农村干群关系不好、农民需求在供给中不能得到体现、供给没有着眼于农民自身特点等原因造成的。④二是“被迫性”需求的存在。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村的一些文化需求并不是一种真实社会需求的体现,而是在经济不发达,就业不充分的条件下,“被迫”进行的文化消费。“当前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问题首先不在于供给不足,而在于存在大量被迫性需求……当文化的欠缺来自于经济的不发达时,经济上的解决之道才是文化问题解决的根本,让农民有充足的就业机会自然会减少农民的被迫性闲暇,从而还原农民对于文化活动的真实需求”⑤。三是需求表达不足。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决策具有逆向性特征,农民的需求表达严重不足,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农民需求表达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民决策主体地位的‘边缘化’、需求表达内容次序与供给次序的不一致、农村文化需求表达精英化和非制度化,以及农村自治组织文化需求表达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需求偏好加总困难、投票规则的非科学化、前置意识形态的不当介入和农民需求表达主体的分散化这四个方面共同制约了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需求表达。”⑥四是供给不均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总体上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衡,在东、中、西不同地区的供给水平和能力存在依次递减的问题。除此之外,学者们还研究了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问题。胡杨玲和周林刚在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消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揭示了当前弱势群体在文化权利上面临的困境。他们认为:“既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有惠及广大弱势群体,当前弱势群体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十分低下。其中,个体地位结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策倾斜性配置水平以及无障碍环境是制约残疾人这类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消费水平的显著因素。”为此,“政府必须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性配置,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坚持服务为本的逻辑,构建弱势群体的参与机制,并试点向弱势群体发放文化消费补贴”。
标签:毕业论文范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