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hangjianm
2016-03-17
作为财政学科的一个基本构成要件,专业课程应当体现财政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欢迎阅读这篇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希望各位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更多的收获。
一、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公共基础课程的比较
公共基础课是指除专业教育课程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由于各高校课程的组合形式不尽相同,公共基础课有“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全校通修课”等多种不同的称谓。本文统计公共基础课时采用如下标准:高校明确使用“公共基础课”称谓的,按高校培养方案中指定的课程统计;使用其他称谓的,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参照前者口径进行统计。表1资料显示,12所样本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呈现如下共性: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以要求达到的学分计,公共基础课程学分占课堂教学总学分中的比重一般在四成左右。二是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课程构成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主体。除南京财经大学外,其他高校“三课”学分占全部公共基础课程总学分的比例均在40%以上,其中中央财经大学的这一比例最高,达71.95%。同时,样本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课程的广博程度不同。有的高校(如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广博程度较高,除一些共性知识外,还涉及人文、自然、科技等知识,而另外一些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广博程度则相对较低。
(二)学科基础课程的比较
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科门类范围内所有专业学生的通修课程,其功能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各高校学科基础课程的名称较为一致,除绝大多数高校使用“学科基础课”外,也有冠名“学科通修课”、“学院基础课”者。由于功能相一致,本文统计时,将“学科通修课”、“学院基础课”视为学科基础课。表2资料显示,12所样本高校的学科基础课程呈现出明显共性:跨学科性。该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数学、经济法学等多个学科。应当说,学科基础课程的跨学科性设臵,使财政学的学科基础得到扩展和加强,有利于财政学专业学生多视角地分析财政现象和问题。同时,12所样本高校学科基础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除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三个较为一致的学科外,有的高校学科基础课程还涉及经济法学、数学,甚至有的还涉及经济史学。相比较而言,综合性大学更注重数学,财经类高校则更注重经济法学。
(三)专业课程的比较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最重要、最直接依托,其设臵状况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这里,专业课程包括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和“专业核心课(或主干课)”。调查资料表明,12所高校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呈现如下共性:一是专业课程呈现跨专业性。12所样本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全部开设有跨专业性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又高度集中于财务、会计类课程。二是实验课程受到重视。12所样本高校中,除厦门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外,其他10所高校均设臵了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有的属于实务课程的课内实验,如河北经贸大学的《国家预算》课程;有的属于专项实验,如广东商学院的“ERP软件I(财务管理系统)”;有的则属于综合实验,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财政专业综合模拟”。专业课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知识深度不同。有的高校设臵了纵深课程如《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支出的艺术》等,而有的高校则未设此类课程。
标签:财政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