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财政税收 > 财政政策论文

以财政角度分析七个怎么看之发展不平衡

编辑:

2013-12-17

三、发展不平衡在财政方面存在问题

  (一)在财税政策上,未能将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就决定了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和区域不均衡发展的现状,现在是城市带动农村,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时候了。

  (二)财政支持来源过于单一。农村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资金来源主要靠中央财政拨款与补贴,这使得资金方面很是被动。另外,对农业税收减免的同时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相对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三)财政支持的绝对量虽有提高,但是相对量仍然偏低。虽然支持农业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资金绝对量大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和发达地区而言,财政支出的相对量还是不够的。如上面所说的收入问题、教育经费问题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由于宏观财政政策实施的直接受益者是城市和工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得不到有力的财政支持,城乡和区域都出现了不平衡发展的局面。

  (四)财政支持的用途方向没有具体的规划。国家对各地区的拨款考虑到了政策倾斜,确实也做到了政策上的倾斜,但是现实的因素,如自然原因、人口流动等等不可预知因素造成财政拨款上的偏差。如教育问题:一方面农民工子女进城很难入学,而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支持农村教育,这样的财政支出等于是无效的。

  (五)地方落实财政资金不到位,监管不严。国家在大力支持的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同时,却不缺把这作为发财契机的人,这样的案例如修缮公路的费用被挪动,以次充好;学校买办公桌椅的资金省用,以旧充新;还有出现多次的校车事故等。

四、具体设想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设想:

  (一)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农村和城市资金双向流动,推进城乡之间的配套体制改革与区域之间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健全合理的工农产业链与区域链。坚持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一方面,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先富带后富的长效机制,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比如,对相互合作的工农产业给予税收优惠,刺激合作,同时,财政上给予农业支持优惠政策,对形成工农链的双方,一方给予财政支持,一方给予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连接协作,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形成经济之间的区域链。比如,对已经成型的四大经济板块与发达地区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运用财税杠杆的作用,推动形成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协调共进、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

  (二)扩大财政支持的来源,推动重要资源要素向农村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配置,避免单一的财政支持来源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可对上级城镇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中提出5%的资金给予农村或欠发达地区作为前提,进行融资,最终也可得到收益,形成有利资源要素向农村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配置的激励机制。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和中西部等地区。积极组织公益活动,募得资金投入到农村和落后区域。另外,按照农不养工、农不养政的原则,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农民的增收。自给自足模式也是扩大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农民增加收入在某种程度上是等于加大财政支持的。因此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成为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