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学 > 基本理论

关于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编辑:sx_houhong

2014-04-04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为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社团是活跃校园文化、增长学生才能才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社团组织已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而这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社团的人员管理问题。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这所地方高等院校为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讨社团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社团人员管理的对策,以推动地方高校社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逐渐壮大,高校学生社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达到1.8万余人,截至2009年10月,有各类校级社团36个,成员约3200余人,占全校学生18%,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约56.7%,该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社团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该校学生社团的人员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05份,其中会员问卷80份,管理人员问卷25份,其中,会员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2.5%,管理人员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2%。

根据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与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部分社团成员访谈的记录,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在人员管理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1 社团人员管理制度不规范

1.1.1 近半社团没有制定“纳新”条件及招聘程序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重庆理工大学56.52%的社团在纳新时都设置了条件,按条件选择会员;但有43.48%的社团在纳新时采用“报名即吸纳”的方式,没有根据社团实际情况制定吸纳新成员的标准或条件,没有对报名人员进行甄选,通常只要是熟人介绍、同专业的师弟师妹、老乡等都可随意加入,拉帮结派现象较为严重。

1.1.2 绝大多数社团没有制定社员发展及培训规划

86.96%的社团没有帮助社员制订个性专长发展规划,只有13.04%的社团开展了对社员个性专长发展规划的指导工作,为社员的个性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几乎所有的社团没有对社员进行相关培训。社员缺乏发展规划,也就会迷失努力的方向,降低参与活动的热情。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会延长社员的适应期,影响社员未来的发展。

1.1.3 大多数社团没有认真落实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绝大部分社团都制订了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但有部分社团没有开展对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社团,又没有建立对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即使被评为不合格,由于没有进行结果反馈,本人仍然不清楚存在的问题,因此,没能及时改进不足,未能改善自身绩效。此外,我们还发现,仍有17.39%的社团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社团管理人员本身都是学生,没有管理实践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管理知识的培训,势必会影响到对社团的管理效果。

1.2 社团凝聚力较低

1.2.1 社员流动率较高

经调查研究发现,重庆理工大学各社团普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现象,社团人员参加社团活动的年限不超过1年的占82.43%。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稳定发展,社团成员之间未能形成紧密联系,从而不利于社团人员的有效管理。

1.2.2 社员的活动参与率较低

经调查,社团活动参与率在30-50%的社员的人数,占社团成员总人数的44.59%;社团活动参与率超过了70%的只有18.91%的社员。社员年度平均活动参与率为45.89%。社员的低参与率,减少了社员之间和社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的联系和沟通,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社团活动的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可能引发负面的“马太效应”,加剧社团人员管理难度。

标签:基本理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