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2-19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当代体育与媒体的关系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探究,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一、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传播媒介的历史演进经历了语言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互动传播(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功能的信息传播)四个阶段。在其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电影以及将广播与电影相结合而产生的电视的出现。它们的出现使视觉文化的到来成为可能。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那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视觉文化得到来,他以“图景”来表示此种文化的特质,他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指出:我们正介入世界图景时代,世界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景。所谓视觉文化,就是指以电子媒介为载体、以图像或形象为信息传递方式、以信息为接受终端的影像文化。它的到来使人们仿佛生活在一个超级万花筒中,纷繁而又变化多端的图景构成了我们的视觉对象范围,隔断了我们本可以进一步向外拓展的视线,人们被囫囵个地抛入一个非靠视觉不可而且只靠视觉即可的图景世界之中,这个所谓的现实世界与真正自在的现实世界已经有了巨大不同,前者已经成为后者的仿像和模拟,现实已不同于以往。视觉文化范畴的由来便是人们根据信息的传媒和接受特点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概括和表达,它表征图像或形象以及受图像和形象直接作用的视觉在当代文化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与文字文化的抽象性不同,视觉文化以图像或形象体现出其明显的直观性、生动具体性的特点,真实性是其具体要求,以致于使视觉文化与其对象几乎重叠。尽管这种能指和所指的重叠对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在大众文化语境中有其存在的理由。视觉文化是一种感觉受宠的文化,它为大众提供了寻找失落的感觉最为方便的条件。不可否认,视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给沉闷的文化空间带来了一股清凉之风,广泛地缓解了社会的深层焦虑,稳定了开始动摇的文字文化,在阅读程度上摆脱了释疑和解释的重负,以感性砝码的不断增加逐渐消除了文化天平上理性的沉重。生动直观、色彩丰富、图像逼真的画面成为大众视觉的中心。其对大众视觉的冲击是文字文化不可比拟的,这是视觉文化在当代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动力之原。此外视觉文化的兴旺还依赖于文化工业的势力扩充。视觉文化是现代社会或消费社会的产物,通过工业大生产和多种大众媒介,广泛地对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工业要扩大规模,占领更大市场,以图像、形象产品取代文字产品实属必然,而以电子技术为蓝本的现代电讯和视像设施的发展创新,则使大规模的以影像产品的生产和复制为主的文化工业成为可能。
通过以上对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的简单介绍,使我们认识到了它们所具有的文化品格和特征。这些品格和特征不仅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对当代体育进行了重新塑造。
二、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对当代体育的重新塑造
大众传媒以及与其相伴随的视觉文化对于大众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是当代社会发展与体育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从体育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对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加以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样一方面会使体育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处理自身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调整自身的生存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时空便利,以及视觉文化为体育大众化、社会化、产业化所提供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对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给体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当代体育成长为健康的文化工业。概括起来,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对体育的重新塑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体育文化时空
不可否认,在体育和媒体未发生关系之前,体育始终没能摆脱吉登斯所说的“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那时,体育还只是一个局部“事件”,其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当印刷媒介继口头媒介诞生以后,媒介从此进入大众传媒的轨道,正如加拿大著名传播学专家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感官被延伸了。体育也仿佛生长出了飞翔的翅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体育文化的传播,消解了面对面交流的直接性,而大众体育的实践主体又是由观众和“游戏者”———运动员共同构成的,一旦大众传媒使间接交流成为可能,也就意味着体育的实践主体被极大的扩展了。此时,体育已经不在仅仅是简单的运动,锻炼身体,它还为大众提供了可供交流的文化空间。这是因为在大众传媒所产生的交流的间接性,使交流符号、体态转向具有稳定性的意义存储系统,“游戏者”———运动员和观众在空间和时间上被隔开,这样的交流不在局限于“在场的有效性”,而是变成了不在场的主体交流过程。对于当代体育而言,尤为重要的是,在视觉文化尤其是在电视出现以后,基于我们对体育游戏本质的澄清,使得在不同空间之中可以进行共时的参与和交流,而这一点恰恰符合了大众文化注重当下感受的特征,这就为当代体育成为大众消费热点提供了保障。
(二)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业的最终形成。迄今为止,伴随着自身的高速成长,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社会存在的物质体系,不仅相对独立,而且渗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这种物质体系使体育产业的运营获得承载和依托,进而能够被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网络之中。具体说来,大众文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实质就是文化工业。传媒构成文化工业的劳动资料,其首先是物质生产的结果,即大众传媒在进行文化传播过程之前就已进入一次工业生产过程。所以,工业生产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在大众传媒生产中的借用有利地促进了文化工业的迅速成熟。作为文化工业重要内容之一的当代体育在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中无疑也受到工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方法的影响,不断改变自己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国家办体育向产业化体育转型,俱乐部体育的大量出现,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大众传媒的全球覆盖技术使文化工业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形成了全球规模的文化市场。只要看一看我们身边的NBA、英超、德甲、意甲、西甲的转播,这一点便不言自明。表面简单的运动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使它们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投入的文化消费。同时,伴随大众文化社会效益的提高,体育消费市场的扩大,体育产业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所以,大众传媒是体育产业兴旺发达的支撑。<
/P>
(三)制造明星效应
大众传媒具有创造深入传播对象心目中的人物的特殊功能,这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媒“授予地位”的功能,其含义是指大众媒介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地位,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和尊崇的典型、膜拜的偶像,从而出现明星效应。在大众文化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明星,体育明星的出现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当代体育明星的出现是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的直接产物。
不可否认,大众传媒制造的明星效应,尚需文化工业制造具体的明星才能对大众产生实际的作用,亦即明星作为产品离不开文化工业的生产过程,由于文化工业具有商品性和形象性的特点,那么明星这一产品必然成为商业性的形象。于是,明星的形象、秘密等都可以随商品一同出售、转让,明星被彻底形象化、商品化、物化了,其人的因素完全被剔除。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明星效应有一定的价值超越指向。就实质而言,明星承担起了英雄主义退场之后大众偶像的作用。大众传媒把明星推向前台时,首先是以美好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使其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出众之处得以显现,于是明星的形象、表现、思想、风度、态度等都可以成为大众处世的范导。就大众心理而言,大众是把明星当成理想化了的自我去追求的,这种追求是在超越大众生活遭遇的明星的光环吸引和召唤下进行的。而这一切都是以大众传媒制造的明星效应为开路先锋的。
与其他领域的各类明星相比,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当代体育明星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一方面,大众在体育明星身上看到了人类对自身极限能力的挑战,他们是体育竞赛中民族英雄的隐型化身,是人类自身技巧和智慧的体现者。在他们的竞赛和表演中,大众经由精神投射的作用,看到了超越自身的实现和满足。这一点是当代体育明星其他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的基础。特别是在视觉文化当中,由于不同空间之下“在场的有效性”得到保障,成绩的取得,表演的完成,都是由游戏者———运动员和观众共同参与完成的,这就使体育明星效应的普泛性和仿真性得以充分实现。人们与乔丹一起飞翔,与摩西一起像羚羊一样跨越,整个民族都可以和女排一起拼搏。另一方面,体育明星的社会文化功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大众在巴乔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高贵的忧郁,在库娃身上看到了健康的性感,在刘旋身上看到了娇巧与美貌的完美结合,在阿姆斯特朗身上看到了与死亡抗争顽强不屈的意志。他们对大众的范导作用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潮流。而这一切都是由于有了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才能够完成的。再有,明星效应还是作为文化工业的体育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视觉文化中,大众的文化消费始终伴随着形象的消费,这是大众文化时代一种重要的消费心理。这也就是为什么乔丹对NBA意味着数以亿计美元的深层原因。特别是对体育产业化尚未完善的中国当代体育而言,对体育的明星效应的认识还只局限在广告的层面上,对于明星效应的复杂性,形象包装的重要性,明星对体育消费的范导作用,还没能够引起充分的重视。对其中的操作规则还没能进行有益的探索。甚至出现以歌星为某一体育项目的形象代言人的现象,这不能不被认为是中国当代体育产业运营的悲哀。
(四)生产快乐
生产快乐是大众传媒娱乐效应的形象说明。可以肯定的说,在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里,娱乐性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离开它,其他效应都难以维持。所谓大众传媒的娱乐效应,是指它在适应受众信息需求之外在其精神上所引起的轻松和愉悦。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与外界环境接触点的不断增加,大众对娱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大众传媒特别是视觉文化的飞速发展,反映并满足了这种娱乐需求。在大众文化时代,大众传媒与体育的结合使体育所具有的娱乐功能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大众的体育消费也是一种娱乐消费。体育所具有的娱乐性并不仅仅是指在体育中带有娱乐色彩的项目,如:高尔夫球、台球、体育舞蹈等等。这里涉及到对体育认识根本观念的转变。在中国体育界旧有的体育观念中,由于国家办体育所具有的强烈目的性,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始终局限在锻炼身体、培养意志、为国争光这样的观念中,而体育与生俱来的娱乐性在有意无意之间被忽略了。在大众文化语境之中,随着体育游戏本质的还原,表演本性的回归,游戏者———运动员与观众共同构成体育实践的主体的理论认识的澄清,以及大众传媒为我们所提供的全球体育视野,对体育娱乐性的遮蔽渐渐被除去。人们在对体育的消费中不仅获得了健康,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协作精神,而且体验到了快乐和愉悦。在我们的运动场上富于个性的作秀和表演成为一种时尚,在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为我们提供的当下真实感受中,游戏者———运动员与观众共同进入狂欢状态。体育也向大众发出了“你快乐吗?”的问候。
(五)体育,一块大众传媒的自由“飞地”
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在组织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中,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是激励和动员受众投入当前事件,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介绍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使这些事件广为传扬,形成议论中心。这个作用被人称为“议题设置”,它是大众传媒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之一,这种观点日益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大众传媒的这一作用对于体育非常重要。通过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使体育成为大众焦点,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体育的发展得到大众的有效监督,特别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拜金倾向和腐败行为,它们在大众传媒的有效监督下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此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大众传媒的“议题设置”不可能在每个领域自由进行,议题的设置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而由于体育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微妙关系,以及体育自身所具有的释放性功能,使得大众传媒在体育这一领域惊奇地发现一块可以自由设置议题的“飞地”。它可以评价、指责、控诉、有时甚至是痛快的“咒骂”,甲"仿佛就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大众传媒在这里可以指点江山,也可以揭开黑幕,还可以引导大众对体育界的一切腐朽和黑暗尽情的加以声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大众传媒与当代体育的塑造是相互的。
三、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对当代体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标签:媒体管理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