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企业战略论文:关于我国外向型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探讨

2013-08-21

1、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种族纽带优势奠定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投资地位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际直接投资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综合国力居世界第六位,可以集中一定的资源用于对外投资,以适应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要求。众所周知,我国具有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拥有许多特有的稀缺资源,这些都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广大的海外华侨也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许多便利条件,他们不仅享有国外当地人的特殊待遇,而且对国内情况了解也比较深入,更加之熟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企业选择确定投资项目、经营管理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种种族纽带优势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我国外向型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

2、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推动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第一,“适用技术”优势。与许多中等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许多较为成熟的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的成熟、适用技术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较受欢迎。如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多功能的机器设备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市场的需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比较适合资金不足和熟练工人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就地取材、替代进口的技术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第二,某些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我国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某些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如在航天、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这为我国此领域的外向型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传统产业的独特技术优势。我国许多传统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颇具竞争力。如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医中药、传统食品等传统技术以其独有的特性在国际市场占居其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

3、低廉产品成本优势与销售优势增强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力

我国外向型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输出设备和技术,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节省广告费用和管理费用,加之中方派出人员和输出设备,零部件的费用和价格较低。因此,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另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样,主要生产中低档同质产品,价格弹性强,可以运用价格竞争销售策略。目前,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品种、出口销售渠道、市场多极化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有条件把这种出口推销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低廉的产品成本和销售优势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必然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外向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人才优势与管理优势促进了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向更高层次发展

改革开放近20多年来,通过吸收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引进和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技、管理方法和营销技能,我国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知识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一些企业先行跨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活动,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同西方国家相比,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条件和生产水平,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如我国的管理、技术人员薪金比较低;管理人员对传统社会及其心理特征比较了解,与雇员的冲突比较少等。总之,我国外向型企业所具备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更高层次发展。

三、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今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国外公司活跃于世界经济舞台。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3 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为5600 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9%,共计达到1720 亿美元,特别是非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出现明显的增长。跨国公司拥有巨额生产资本和经营资本,遍及全球的生产、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着各种经济活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这期间,我国的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战略性经营转变:第一次由产品生产转向商品生产;第二次由单一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第三次由资本经营转向海外经济合作,并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如今,我国企业已开始走出国门,发展海外投资,实现国际化经营。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日益发展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我国对外投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334亿美元,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投资企业共计3439家。仅2003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同比2002年增长5.5%。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并加入世贸组织,势必有更多的我国企业迈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当然,尽管近年来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立足于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主要依靠企业应拥有雄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是“走出去”的先决条件。“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有立足之地。目前,我国在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企业中 ,如TCL 、海尔还不具有什么市场,品质的差距和营销网络的狭小成为其发展的障碍。此外,从企业自身条件来看,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仍然是我国企业的弱点,这就导致我国外向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技术含量不高。我国大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企业资产规模过小,效益规模不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 1-2%,而“全球 500 强”美方上榜企业是 5-20%。目前,我国约有 2/3 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如在非贸易性海外投资项目中,近40%属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项目,即资源开发及初级加工等。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结构不合理

从行业构成来看,我国境外投资行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投资额较低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按分布行业计算,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业以及建筑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其中:采矿业为13.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48.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投资;制造业为6.2亿美元,占总流量的21.8%,主要是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批发零售业为3.6亿美元,占总流量的12.6%;商务服务业为2.8亿美元,占总流量的9.8%。①上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境外直接投资中,资源开发型产业的投资保持较高的水平,生产加工类的投资增速迅速提高,而贸易类的对外投资增速逐渐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使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相对于金融、电信等服务性行业,一方面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准入壁垒高,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我国企业虽然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本但还是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