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欧洲汉学学会理事史华罗简历

2013-03-19

 【编者按】:名人都具有传奇色彩,而他们的简历也是他们传奇人生的一部分,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搜集了大量名人的简历,为你揭开名人简历的神秘面纱。

欧洲汉学学会理事史华罗简历

史华罗 - 简介

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1943-),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意大利汉学学会、欧洲汉学学会理事,1992年以来兼任《明清研究》杂志主编。史华罗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明清史的研究,他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进入明清文学史领域,但并不仅仅从经济基础研究中国,而是从“情感”变化研究入手,进入上层建筑的核心“文化”意识,力求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意识的变化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史华罗 - 生平

史华罗生于1943年,曾就读于意大利北部的古典式高等中学,后进入罗马大学法律系学习。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意大利中远东研究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1974年,他开始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担任研究员助教,随后成为研究员。东方大学是全意大利在东方学研究方面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他由研究中国和朝鲜社会史开始,写了数篇讨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文章,随后兴趣进而扩展到明清时代中国的文化史,以及同一时期的道德表现、民俗和心理状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观的研究,他发现对情绪和感情的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当代中国人应该为拥有如此丰富的情感生活表达方式感到自豪,他们的再发现在改进其历史遗产观的同时,也会对他们今天的生活有所裨益。这是他研究的主要课题。

他曾受亚洲研究所的委派,出访北京、汉城、台北、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并多次参加在欧洲和亚洲的国际会议(1973年,巴黎东方学专家大会;历次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1979年在奥蒂塞伊,1984年在蒂宾根,1988年在魏玛,1990年在莱顿,1992年在巴黎,1996年在巴塞罗那;1979年在汉城举行的第一届朝鲜研究国际会议;1981年在施洛斯的莱森伯格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状况:观念与现实”研讨会;1985年在筑波举行的理学研讨会;1986年4月在那不勒斯举行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百科全书:进展中的工作”国际讨论会;1993年12月11—18日在香港大屿银矿湾举行的中国环境史讨论会上发表论文《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这次会议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太平洋与亚洲研究所和台北汉学界藉蒋经国基金会的赞助联合主办的;1994年11月在威尼斯举行的威尼塔学术界关于理学中“恶”这一概念的讨论会);还参加过许多学院的专题讨论会(如1990年10月在佛罗伦萨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主办的关于苏州的讲座;1991年4月香港大学的孙逸仙专题讨论会;1993年3月18日由威尼斯大学主办的“中国思想史”讨论会;1993年4月7日在比萨大学现代史系主办的“司法档案:原始资料和疑难个案”研讨会上发表论文《道义上的责任》;1995年2月罗马图书馆协会的儒学研讨会;1996年10月在布拉格举行的布鲁克教授纪念庆祝会;以及1996年11月在香港,1997年、1998年、1999年2月在巴黎伊那柯的几次讨论会)。

史华罗 - 人物年表

1943年史华罗生于意大利。曾就读于意大利北部的古典式高等中学,后进入罗马大学法律系学习。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意大利中远东研究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

1974年,他开始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担任研究员助教,随后成为研究员。

1979年,史华罗参与奥蒂塞伊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84年,史华罗参与蒂宾根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88年,史华罗参与魏玛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90年,史华罗参与莱顿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92年,史华罗参与巴黎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96年,史华罗参与巴塞罗那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1979年,史华罗参与汉城举行的第一届朝鲜研究国际会议。

1981年,史华罗参与施洛斯的莱森伯格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状况:观念与现实”研讨会。

1985年,史华罗参与筑波举行的理学研讨会。

1986年4月,史华罗参与那不勒斯举行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百科全书:进展中的工作”国际讨论会。

1993年12月11—18日,史华罗参与香港大屿银矿湾举行的中国环境史讨论会上发表论文《生态主义与道德主义:明清小说中的自然观》,这次会议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太平洋与亚洲研究所和台北汉学界藉蒋经国基金会的赞助联合主办的。

1994年11月,史华罗参与威尼斯举行的威尼塔学术界关于理学中“恶”这一概念的讨论会)。

还参加过许多学院的专题讨论会(如1990年10月在佛罗伦萨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主办的关于苏州的讲座。

1991年4月,史华罗参与香港大学的孙逸仙专题讨论会。

1993年3月18日,史华罗参与由威尼斯大学主办的“中国思想史”讨论会。

1993年4月7日,史华罗参与比萨大学现代史系主办的“司法档案:原始资料和疑难个案”研讨会上发表论文《道义上的责任》。

1995年2月史华罗参与罗马图书馆协会的儒学研讨会。

1996年10月,史华罗参与布拉格举行的布鲁克教授纪念庆祝会。

1996年11月,参与香港举行的讨论会。

1999年2月,参与巴黎伊那柯的讨论会。

史华罗 - 学术研究

史华罗生于1943年,曾就读于意大利北部的古典式高等中学,后进入罗马大学法律系学习。在此期间,他一直在意大利中远东研究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1974年,他开始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担任研究员助教,随后成为研究员。东方大学是全意大利在东方学研究方面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他由研究中国和朝鲜社会史开始,写了数篇讨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文章,随后兴趣进而扩展到明清时代中国的文化史,以及同一时期的道德表现、民俗和心理状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观的研究,他发现对情绪和感情的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当代中国人应该为拥有如此丰富的情感生活表达方式感到自豪,他们的再发现在改进其历史遗产观的同时,也会对他们今天的生活有所裨益。这是他研究的主要课题。

史华罗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明清史的研究,他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进入明清文学史领域,但并不仅仅从经济基础研究中国,而是从“情感”变化研究入手,进入上层建筑的核心“文化”意识,力求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意识的变化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史华罗教授曾主持过几项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一是研究明清时期道德观与思想观念的演变,另一个是对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资料和非文学性资料(历史的和哲学的)作文本分析。

为此他还曾写过一本书《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词语研究》,对明清文学中的“情感”词汇如此密集、深入地研究。史华罗教授还是西方学者中的第一人。在本书中,作者运用了两类研究方法,一是中西比较研究,二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他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中西方不同时期对“情感”观念的看法和态度的差异与类同;他对西方“情感”的内涵的界定和激情在情感中地位等的介绍,尤令读者耳目一新。由于“情感”研究已经无法局限在纯文学领域,因而作者从词义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角度探讨了“情感”的分类、生理基础、社会意识及其在文化建构中的地位。严格地说来,这部着作的学科归属已远远超出文学史和辞典学领域,而是借助于文学资料调查、词义学分析,探讨文化核心之一“情感”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变化及其社会意义。

史华罗教授最近开始做对中国文化中的文学资料和非文学性资料进行文本分析的工作,他的研究范围划定在中国历史的最后两个朝代,特别是15世纪至18世纪。

他曾受亚洲研究所的委派,出访北京、汉城、台北、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并多次参加在欧洲和亚洲的国际会议(1973年,巴黎东方学专家大会;历次全欧中国研究协会大会。

史华罗 - 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