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ha
2014-03-30
教育部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查,对就业率作假的高校实行“一票否决”制。2007年教育部要将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就业状况成为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一级指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60万的大学毕业生暂时找不到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首超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日趋严峻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向高校教育及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如何做好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以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成为目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那么高校应如何应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以市场为导向
高校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盲目开办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先失业。同时高校也存在不能很好地协调不同专业之间男女生性别比例的问题。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对一些市场有需求同时适合女性的专业,如英语、音乐、美术、旅游、服装、心理咨询、护理、财会管理、教师等专业多开设。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择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例如增加必要的“成功学”“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修养”等选修课程,有利于开拓她们的视野和思路,有利于提高她们的修养,培养她们的自信和气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在招生宣传中重视对就业去向的介绍,供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时参考,并对女考生的专业选择及时加以引导,以尽量减少毕业时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二、明确目标,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女性能力的培养
就业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甚至是残酷的,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永远是竞争成败的第一要素。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势才能应对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才能适应这样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因此,女大学生要获得求职就业成功,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一,增加参观考察、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就业实习等实践环节,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和社会中进行打工式学习,使女大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找准定位、锻炼能力,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实践经验。
第二,以社团为依托,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培养她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其增加阅历、锻炼能力。
第三,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企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给女大学生一个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