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ouhong
2014-02-26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兴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若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现象,当然原因只有一个:老师不允许他们玩游戏、上网。
针对这种教学现象,我认为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精彩的课堂“引入”。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文字编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然而不少学生认为,文字编辑不就是“打字”嘛?只要会输入文字不就可以了,一些连简单的插入、删除还没有学会的学生也觉得它“没意思”。为了使他们感兴趣,我在上“文字编辑”这节课时,从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纸”,用作练习本入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这种“特殊的纸”具有容量大、易修改,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手机短信、商务通、电脑等,使学生在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的同时,感受到文字输入的重要性,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学生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为了保持这种兴趣,我们更应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录入文字、修改文字一般是学生不在意甚至不感兴趣的事。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输入一段题目为“我的爱好”的小作文,内容可围绕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学生在饶有兴趣地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掌握了录入文字的基本规则,而且学会了修改文字的技巧。
——讲解内容少而精。少而精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块操作》时,只详细讲解“块移动”的操作步骤,至于“块复制”和“块删除”这两部分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并掌握其操作步骤。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应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一行之有效的理论。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转化,从而巩固兴趣。
标签:计算机教育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