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9-18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成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实践。
尤其是数学学科,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必须受到足够的训练,通过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一方面普遍反映数学作业负担过重,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又本能地相信多布置作业教学质量总要好一些,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的老师忽视了对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的应有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但却仍在固守、延续着传统的教师为学生“规定”作业的方式,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发展需求,扼制了他们的个性创造力,进而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成效。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布置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产生冲突,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新方法,以求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摒弃传统模式下教师作为作业留置和评价的惟一主体、学生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方式,倡导从作业的提出、确定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体现和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功能,增加作业效率,并实现作业在生成新的知识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效能。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生。
结合新课程的实施,针对传统作业的一些弊端,笔者在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方面做了以下尝试与思考:
一、布置实践性作业
传统作业中的“问题”和“数据”都是教材或教师精心准备的,而不是学生自行提出和采集的,让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造成学生无条件接受,不愿质疑不想创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探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我布置了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每周扔垃圾的数量。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创造出许多新的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这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