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xd
2013-11-28
2010年,我国经济学界对国际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继续进行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精品学习网为您编辑了“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试论”
2010年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试论
2010年,世界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步人后危机时期。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一系列新变化。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扩散与深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贸易萎缩,并由此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中国首先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快速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固然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很大,但同时也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国内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很多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观点。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研究方面,韦建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此次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美国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人的收入却增加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的家庭财富增加了7倍。如果说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那么金融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从表面上看,危机似乎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事实上是银行家为了帮助资本家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并分割超额利润,设计出能够超现实买卖商品的金融衍生品,结果造成大规模的负债消费。这实质上仍然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川丁冰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而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随着美国金融产品泡沫的破灭,原已存在的生产过剩危机必然暴露出来。因为金融衍生品是可以相对独立运动的虚拟产品,它会使由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所导致的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在金融泡沫的面纱掩盖下被深深地隐藏起来,还表现出经济繁荣的假象。这次金融危机就是金融泡沫破灭的结果,金融泡沫破灭,生产过剩的真相就显露出来。12周新城指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大多数西方学者决不会对危机从本质上进行科学的研究,他们可以对监管不力、过度投机、金融衍生品过多甚至华尔街的贪婪进行谴责,但不会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白暴力等认为,本次危机的实质是实体经济中的社会生产过剩;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需求不足约束下的消费支出过度;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必然导致社会供求的根本对立,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
在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的研究上,陈雨露等指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此外,陈雨露还认为,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刘诗白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形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过度金融化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制度性的生产能力过剩。”’杨继国认为,导致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在经济周期、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方面,季小立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杨文进认为,美国经济危机是其新长波运行到顶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现的一次调整。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昌忠泽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赵奉军等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中,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从而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标签:国际贸易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