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10-21
本文讲述了关于国际贸易文化强国的内容,供大家参考,也希望给予大家帮助,接下来赶快阅读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成就举世瞩目,但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不相称。经济大国崛起之后,文化大国的崛起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涉外文化产业、输出价值观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力图通过对文化的探讨和国际道德贸易分析,找出我国文化建设的误区,并提出我国国际贸易文化强国之浅见。
【关键词】文化;国际贸易;道德贸易;动物福利;道德标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土地、环境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掠地”,国际贸易排名从1980年第32位,到2009年就摘取了全球最大出口国的桂冠,2010年GDP达到54742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早在2006年就已实现了一个世界排名第一——外汇储备突破2万亿,2011年3月末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0447亿美元,继续稳坐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位置,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被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称为“3万亿富翁”[1]。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成就举世瞩目,但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称。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以图书为例,2007年我国图书期刊进口2亿美元,但出口只有3700万美元;2008年我国引进了图书版权15776种,而同期的输送图书版权只有2440种。2009年,我国的版权进出口比为3.4:1,演艺产品的进出口收入比约为10:1。文化领域的贸易逆差和经济领域的贸易顺差形成鲜明对比。
毛主席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来武装的经济强国是虚弱的,是难以为继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因此,一个经济崛起的大国,在精神上也要硬起来,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对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早就意识到文化强国的迫切性,十四大提出了经济走出去,文化走出去的双发展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作为改革先锋的广东,已不满足于经济强省的地位,于2002年就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广东的发展目标是像30多年前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一样,带动全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换代,使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高地之后,成为世界价值高地,向世界输送价值观,输送新生活。
可见,经济大国崛起之后,文化大国的崛起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目标,涉外文化产业、输出价值观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力图通过对文化的探讨和国际道德贸易分析,找出文化建设的误区,并提出我国国际贸易文化强国的几点建议。
二、文化的定义和实质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说明人们的认识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确定什么是文化,否则文化建设也有没有共同的基础和方向。
按新华词典上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但此定义正确与否呢?
首先看物质财富是不是文化?从文化的发展看,物质财富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制造物,也可能是天然物质,如果说物质财富如天然宝石是文化,那么文化在人类存在之前就有了,显然不符合文化的人文特征;而且拥有物质财富是否证明有文化也是常识所不能接受的,如前些年所说的暴发户,不就是指那些一夜暴富、仍缺乏文化教养的一类人吗?这是从老百姓的语境中,表达的对物质是文化的不认同;再说,我国要从经济强国实现向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否定了物质财富是文化,否则“3万亿富翁”在世界上已经是物质财富最多的国家,就没有建设文化大国的必要了。
再看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是文化吗?绝大多数人写不出文学作品,有的人也不喜欢看文学作品,是不是说明他没有文化呢?我国的报刊、杂志、论文数量世界第一,是不是文化大国?所以这些物化的文化载体也不是文化。
最后看文化是不是财富,仍以文学为例,文学有精华、有糟粕这是不争的事实,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所以说把文化定义为财富也似有不妥之处。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人化,刘明武先生的说法是“文化是化人之道”。也就是说,文化是驯化人精神和物质的工具,前者代表人们内在接受的做人的行为标准如道德,后者指的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的外在强制性的东西,如法律、制度等。根据文化的这种功能,本人定义文化为“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共同精神收获”,人们会根据精神收获——价值、经验等判断,进行行为决策。这种共同精神收获类别繁多,但根据其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可以分为核心、躯干和枝叶三种收获。如果把文化比喻成一棵树,则核心文化是价值观,是文化的根,决定着群体大多数人的内在行为取向。而由此形成的组织形式、制度规定、行为准则可视为文化之躯干,是一个集体由价值取向生成的外在行为规范;而礼仪、习俗、服饰等则是文化之树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点缀,可称之为枝叶文化,对人行为的规定性也最弱。
刘明武先生说“龙有龙文化,虫有虫文化”,这就说出了不同文化之间——人化的形式存在着实质区别,根据整个人类的价值取向这个文化的核心,文化可以分蓝色、白色、黑色文化三种基本类型。
1.蓝色文化:蓝色文化是指以自由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因为蓝色是天空、大海的颜色,天空是任鸟飞、大海是任鱼跃的自由领域,因而称之为蓝色文化。当然,作为一个群体组成的社会,一个人的社会活动往往会涉及到他人,自由可能导致相互冲突。因此,这种自由是指不以限制他人自由为目的,相互关系通过平等协商来处理,并以自由协商为手段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化解自由产生的冲突。这种群体构成的社会是以契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契约面前,人人自由,人人平等,在国际贸易中体现出以合作为经营方式,以社会责任为前提,绿色经营、道德经营是国际贸易的最高准则。白色文化:白色文化是指以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博爱是指跨越血缘关系、种族观念、国家障碍等的无私之爱,它建立在蓝色文化的基础上,是蓝色文化的升华。因为白色容纳七种颜色,是太阳照亮人类之光色,而博爱是人类的太阳,故称之为白色文化。
白色企业文化把博爱作为企业存在的价值,把企业经营看作是实现博爱的途径,因而其制度管理也必然体现出以人为本——大爱、宽容和谅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平等合作、相互关爱的思想。这种共同文化,是组建相互信任、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的基础。黑色文化:黑色文化是指以压迫他人、掠夺他人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表现为****(暴力征服)和欺骗(暴力支撑)两种基本特征。之所以称之为黑色,因为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除黑色之外的任何颜色都暗淡无光,恃强凌弱、献媚取宠是黑色文化中的生存之道,人性的光芒被遮蔽。
黑色文化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经营价值的绝对物质化,以疯狂地追逐物质财富为特征,对员工采用物质压迫、精神虐待或精神欺骗的压制措施;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建立在纯物质利益、相互利用的基础上,对强势企业奴颜婢膝,对弱势企业不守承诺,无论是奴颜婢膝还是不守承诺,都不择手段;而其公共关系,只是千方百计通过收买强势集团蒙混过关,收买媒体搞欺骗宣传,甘作把公众推向黑色深渊的物质工具。自由竞争、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在黑色文化中没有立足之地。 三、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认识误区
1.忽视出口物质产品的文化特征
有人认为文化贸易就是期刊贸易、版权贸易、电影进出口等文化产品的贸易,在物质产品制造中就是搞设计,只要这些产品出口量大,就是文化大国了,而忽视物质产品的文化特征。虽然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与制度、电影、设计等一样,是文化的载体,任何物质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制造商的文化符号,当然这种符号需要用文化去解读。例如,“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是什么?有的人可能解读为物美价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核心要素,也可能有人解读为假冒伪劣或“非道德产品”——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制造”在俄罗斯市场被清剿、在欧美市场上遭抵制的原因。对物质产品的接受是对物质上所附文化的接受,而贸易磨擦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对物质中文化的拒绝与抵制,当然在接受与拒绝中还有物质使用价值与传播的文化价值之间的比较与妥协。
无论“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是什么,也无论“中国制造”在占领世界市场的过程中遭受了多少委曲(如温州产品被俄罗斯清剿、西班牙被焚)和阻击(如技术标准、道德标准、反倾销等),但结果“中国制造”还是占领了全球大部分制造品市场,中国还是成为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已被广泛接受,当然这种接受可能是全面接受,也可能是物质诱惑力压倒了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在世界的接受“中国制造”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也不断地适应世界文化,如不断适应进口国的技术标准、道德标准等。
所以说,物质产品的进出口也包含着文化的进出口,文化大国建设也必须包括在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当我们成为出口大国、产能过剩、物质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物质产品的边际使用价值愈来愈小,提高其文化价值既有利于提高文化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文化价值在物质产品中价值比重,增加出口收益。
虽然文化产品更多地体现文化价值,但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的共性是产品,只是文化的载体。如报刊,各国都有,它是什么文化,只有看了它的内容,才知道它是什么文化。人们买报纸是因为报纸的文化价值,而非它的物质价值,虽然报纸也有物质价值,但物质价值在整个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微乎其微。物质产品可以用使用价值的诱惑力带动文化价值出口,但文化产品的出口只能用文化价值的吸引力来吸引消费者。国际贸易文化研究舍本求末
本文所说的文化研究舍本求末有三个方面,一是指在国际贸易文化中过多强调枝叶文化。如各国喜欢的颜色、图案、穿着、时间安排与宗教活动不要冲突等;二是对文化的研究不认真分析核心文化差异和结果,主观意测。例如有的研究认为西方商业文化突出个人主义、人文主义,有利于个人创造性发挥,不利于企业间联合与协作;而东方文化则反之,强调集体主义,会增加企业内部凝聚力,有利于抗拒风险和发挥群体效应。事实果真如此吗?我国一年几度(尤其是每年的广交会)地对出口自相残杀的价格战进行声讨和制裁,而美国与西欧的军工合作都是采用供应链合作方式,在国内沃尔玛与家乐福可以联合采购,而众多的中国企业规模和实力比它俩小得多,却不能实现联合采购。再如稀土产业,搞了几次企业联合失败,最终还是要靠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集体主义合作;三是核心文化建设被动,如在涉及社会责任、道德贸易方面,则是被“牵着走”。下面从“道德贸易”与“道德壁垒”看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混乱和核心文化建设的被动性。“道德贸易”与“道德壁垒”
经济活动是一项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活动,获得经济利益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对幸福追求的一种目标,而作为社会人,对这种利益的追求会影响到合作方的利益和第三者的利益。因此,经济行为也需要遵从一定的规范或标准,处理好个人追求经济利益与他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关系和不对人类社会系统造成伤害。我国从古代就有关于商业行为的义、利之辩,形成了义中取利的商业道德,把义与利统一起来,“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大丈夫”成为商人的楷模。义就是化人之道,是商人的化人价值观在商业领域的体现,这就是商业文化的核心。而在国际贸易中,遵从这个义利原则就是道德贸易,而且商人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也体现着国德。目前,在国际贸易中,贸易道德的冲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产品道德贸易——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的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的农产品贸易中,指得是动物在出生、饲养、宰杀和运输过程中不得受到非人性的待遇,这是农产品道德贸易的雏形。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产品道德贸易被引入国际贸易中,标准也不断推陈出新。如欧盟在1974年制定的宰杀动物的法规,本着人道主义原则,规定让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以下自由:不受饥渴的自由,保证提供充足的清洁水和健康的食物;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为其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保障动物舒适的休息和睡眠;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保证动物预防疾病和对患病动物及时治疗;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营造动物免遭各种精神痛苦的氛围;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为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适当的环境和设施。例如对猪的福利规定有小猪出生时要吃母乳,要睡在干燥的稻草上,拥有拱食泥土的权利,运输过程要按时休息,途中时间超过8小时要保证休息24小时,2013年停止圈养式养猪(采取放养式),动物福利的内容很广,从饲养、运输到宰杀无所不包。
标签:国际贸易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