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理论

对当前新闻工作者道德体系的思考探究

编辑:

2014-04-29

其二是职业精神淡化。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时代的引领者,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天使。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传媒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传媒的要求,它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一系列的规范以及评判标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传媒机构逐渐从党政机关中脱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入了市场。然而,传媒界对形成必要的职业精神及职业工作规范思想准备不足。对于传媒业的基本职业规范不甚了解,因而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涉及职业操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传媒存在较多的职业道德问题的背景之一。

其三是监督机制乏力。目前,我国关涉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可谓相当全面,对绝大多数新闻从业者的违法和违规行为都有明确的禁止性要求。但是执行和监督不力,机制并不健全,监督效果打了折扣。那么,怎么办呢?难道任由这种现象泛滥存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必须建构以新闻工作者自律机制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论语》中提到:“君子忧道不忧贫也”,“骥不称其力,称其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帕米尔耶里认为:“真正的道德旨在为公众谋利益的行为”。媒体最大的特性是公共性,本质上要求新闻报导具有公益性,为公众谋利益,它实际上是受公众委托使用的公共资源,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就是媒体的从业人员。因此,建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体系对于新闻事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衡量新闻工作者的绩效标准要由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过渡。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要彻底改变新闻工作者的效益观,就必须为个体满足的自我实现需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目前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有些媒体甚至以工作人员拉到广告的额度作为效益标准,人为地将金钱作为新闻工作者效益观念的主导,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由此可见,改变目前新闻工作者道德体系的关键就是效益观念的转变。这是建构科学的道德体系的大前提,也是导向性的客观因素。

其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要由他律转向自律,新闻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目前,我国约束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法规为数不少,而这些法规制度是从他律的层面上对新闻工作者加以约束,从哲学意义上讲,外因很重要。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将做^和做新闻结合起来,将科学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目前我国的社会要求而言。就是要笃信并践行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监督机制,为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保障。当前新闻工作者道德体系的思考探究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监督与控制一般有3种模式:受众控制、第三方控制和同行控制。受众控制就是在提高受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对新闻工作者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舆论监督氛围;同行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职业规范,新闻从业人员之间互相监督;第三方控制就是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进行监督与管制。

相关推荐:

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探析

标签:计算机理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