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开题报告 > 毕业论文选题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有哪些

编辑:

2014-02-13

动态性是语境的重要特性之一,徐盛桓强调语境是个动态的概念,语言是在社会语境中形成的,语境决定了语言的运用;朱永生及其他学者的对语境动态性的研究表明:动态性是语境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动态性就其实质而言,是从历时角度对语境研究的深入;历时性与共时性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对语言研究的著名的几对区分中的一对。动态性是在时间变化着的历时性中的动态,动态性与历时性关系密切,语境的动态研究是索绪尔历时性观念在语境研究中的具体化。

二、诗史互证概述

关于诗史互证传统的形成及对于该种诗歌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郝润华的博士论文《(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作了历时的、系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该论文从古代经疏到诗注方法的嬗变过程、论述了以杜诗笺释为主的宋代诗歌诠释学的发展、探讨明清诗歌诠释与诗史互证法的确立,认为诗史互证法成熟的标志是《钱注杜诗》的产生,《钱注杜诗》是诗史互证方法的典型范例。

“诗史互证是我们优良的学术传统。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曾说:‘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曰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 “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从而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语境视角对于儒家文论的看法,儒家文论的根本点在于“过于看重文学的功利性,看重其政治、伦理、教化方面的美刺讽喻作用;虽然也认识到文学与情感的关系,体会到文艺的审美性能,但都放在次要地位。”从语境的视角来讲,认为儒家文论对文学与语境的关系有过分强调之嫌,过于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服务一面,而对文学与其它元素的,如与情感、审美的关系则是过于弱化了;实际上,社会因素只是语境的组成成分之一,但绝非唯一的成分。由此可见,语境的视角有助于从系统化、学理化的层面透视默写传统的文论观念。

(三)语境与诗史互证对比

本部分是对于语境与诗史互证的比较。

1.定义的比较。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英国的人类学家Malinowski的贡献在于“构建初步的语境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引入人类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伦敦学派的领袖J.R.Firth把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并使它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后,众多的语言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和细化了语境的概念。但大都是以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为基础的,语境最初的概念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学术研究新天地,因为语境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很丰富的,语境概念从出现的最初即带有比较强的阐释功能。

以史证诗是中国诗学的传统,邓小军认为“以史证诗,是考察诗人的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以释证诗歌。”这种方法最佳的研究对象是写实性诗歌;以史证诗、以诗证史,是一个问题的两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诗史互证”,从文学立场说,主要是以史证诗。以史证诗研究中所关注的诗人本事、诗歌文本中涉及的时事或诗歌文本创作的历史背景,可以认为就是本文所提出的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共时语境。“以史证诗”之中的“史”是有范围的:从内容上要求的是与研究的诗人、诗歌文本相关;从时间的维度对于“史”的要求就是诗

歌文本同时代的诗人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简言之,“以史证诗”之中所指的“史”与语境相比,所指是比较明确的。

2.研究范围的对比。语境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有学者列举语境因素的分类,基本是两分法:如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强式语境与弱式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等,从语境分类的简单列举,发现语境研究的视角众多,语境研究的范围,或者说研究的对象是丰富的。

从内容方面对语境区分的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物质语境和社会语境;从语境涉及的范围分为: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从语境的真实性角度区分为: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从语境的层次所作的划分:强式语境与弱式语境、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本文认为这样的划分加入了时间的维度,凸显了语境的历时性特征,该类划分是基于语境的性质的。

语境还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上下文,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文化、交际目的/方式/内容及各种与话语同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小编为您准备的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题目选取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