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理学论文 > 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学面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分析

编辑:

2014-08-14

面对不断增强的社会需求和不断出现的新命题,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新变化或者说是新特点:

2.1 在继承的基础上着力创新,从研究经济地理事物历史过程和现状格局为主,开始越来越注重研究未来格局的塑造和过程的调控

经济地理学长期的研究积累,为社会认同地理学的学科价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地理学之所以能够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首先得益于老一辈经济地理学家在该领域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成果影响。许多经典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依然是经济地理学者参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格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的科学基础。如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立足于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通过关联产业的集中布置,节省交通成本、获得规模经济,依然是从重大项目的生产组织和协作配套入手、研究构建区域产业体系的应用基础理论[7]。传统理论毕竟受到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局限,和当代与未来区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在应用中吸取其合理内核、不断创新。主要得益于同国际经济地理学界的接轨,成为经济地理学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如产业集群理论的出现丰富和发展了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体系。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地域综合体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价值,至少有利于阐释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产业空间格局的理论背景和驱动机制。

区域协调和统筹发展、地区发展战略制定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与城市规划等社会需求,使经济地理学正在从研究历史演变过程、现状空间分析为主,开始越来越注重开展前瞻性和预测性的研究,为重塑未来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具体方案,拉动了学科的发展。经济区划是经济地理学经典的研究方法,传统工作更多的是对现状条件的科学识别。由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经济地理学在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评价中,开始尝试着将未来将地区发展潜力纳入区划指标体系,将区域所具有的发展功能进行科学表达。由此改变了传统区划方法,也为进一步适应国家功能区划的要求创造了条件。可见,在对未来发展潜力科学把握的基础上,能够用合理的指标体系刻画未来发展潜力。这样的区划方案,就不仅仅是对现状格局认识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政府确定区域功能、调控区域发展的基本依据。当然,有关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更是对未来格局和过程调控的核心领域。

2.2 探讨人文化的新因素、新机制同强调重大“自然地理”过程的人类活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并重发展,学科人文化趋势和综合性特征都得到了强化

信息化、国际化、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等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使得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与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新因素对于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与演化的作用机制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而使得许多经典理论发生“失效”。如传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但信息化、跨国公司等的出现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等的扩散空间尺度扩大,而且网络节点更容易接受扩散等,改变了距离衰减规律。新产业空间形成的主导因素、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竞争力等的核心构成要素,越来越与传统的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地理位置等关系趋于疏远,而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区域创新能力、体制优势、文化和价值观的包容性等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加剧了经济地理学人文化的倾向,同时导致了学科在微观研究层面的进一步分化。

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之所以能够在满足社会需求中较经济学、管理学等为主体研究区域发展学科占据更大的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自然地理学的支撑,得益于地理学的综合性。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注意到资源环境的影响,将自然地理环境作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更多的是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以经济地理学为主体的综合研究。近年来,经济地理学不断参与重大自然地理过程研究,参与碳和水循环、土地利用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的研究,探讨人类活动在其中的驱动作用及调控对策。这种重大问题导向下的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综合集成,对于地理学进一步综合化必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当今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往往是涉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问题。地理学强调学科综合价值[8]。经济地理学有自然地理学作后盾、有地理信息科学作技术手段,在科学认识人口、发展、资源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综合问题,贯彻科学发展观,制订实现五个统筹的规划方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强化地理学综合性既是学科发展的共同责任,也是经济地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2.3现代的学科发展缺乏现代的学科组织方式,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数据获得途径不畅,后备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制约着学科进一步的发展

在学科发展价值和国家战略需求日益综合化的趋势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组织方式却相对落后,缺乏学科发展战略的引导,几乎没有大型的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因此,从全国范围内而言,学者自由探讨仍是主要的研究组织方式。缺少长期战略和重大科学计划、缺乏团队合作研究和有组织的学术创新活动,不利于学科有重大突破,不利于学科在国家产生重大应用需求拉动的机遇中,促进学科大发展。而且,技术手段有待提升,包括应用GIS、计算机辅助决策等弱于相关学科。资料获取更多依赖于统计数据,第一手资料、即时数据、过程数据等获取困难。另一方面,目前大学教育忽视了部门技术经济教育,忽视了区域地理教育,学生不知道钢铁厂的原燃料和辅料的构成与比例,怎么理解钢铁工业布局的基本规律;学生不清楚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的过程,怎么解剖一个省区产业结构生成的背景和机制。这种高等地理教育的缺陷,将影响到经济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3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命题

学科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过程中产生的新命题的推力、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社会需求形成的拉力、以及技术方法手段革新为学科跨越瓶颈得以发展的动力。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分析,社会需求在推进经济地理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是最主要的。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明确经济地理学的新科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发现科学难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完善理论体系,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发展经济地理学科。

3.1功能区划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识别与科学表达的新途径

功能区划是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分功能区并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功能区划的理念符合区域发展规律,是政府调控宏观区域格局的重要改革方向,也是与国际现代化管理接轨的主要方向,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一种有效、直观的科学表达方式,也是发挥地理学综合价值解决有序空间格局的基础性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

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中,应当履行不同的功能。科学识别不同地域功能的差异、合理部署不同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途径,是指导科学发展观具体落实的科学依据。从发达国家的实证经验看,功能区划(或政策区划、规划区划等等)一般都作为区域(空间)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功能区划,明确全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空间格局和分布特征,明确不同地区在全国整体发展中的基本功能定位,明确不同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功能区划不仅是空间合理组织的总体蓝图,在“点—线—面”构成的空间结构中是“面”的主要表现方式,而且是开展地区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的基本依据和协调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制定区域政策的重要基础。研究功能区划的主要命题有:

3.1.1 确定地域主体功能的科学基础研究。揭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功能分异的地学驱动力,阐明主体功能在时空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及其形成机制的变化过程。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组织中的历史经验,归纳适宜我国现阶段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理论思想,深入认识现阶段我国主体功能区的性质、特征、及其主体功能区的定义表达。

3.1.2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法论研究。研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类别及尺度体系研究,确定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类型、级别,以及不同类型、不同级别适宜划分的空间尺度。结合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特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现阶段功能区形成、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揭示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分析影响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机制,通过因子的提炼、整合,构建现阶段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编制不同空间尺度的功能区划分方案。

3.1.3 不同功能区发展的支撑条件研究。综合分析不同功能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注重以政府可调控资源为主要手段,重点构筑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布局、公共财政支出和投资政策调整、以及相应的体制创新等措施的总体框架,为区域政策研究提供基本依据。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若干重点功能区,提出完善重点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的政策建议。

3.1.4 主体功能区划的动态过程及其我国空间开发秩序研究。分析各功能区之间、各级别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类别功能区之间,功能区内部主体功能与非主体功能之间、上下级功能区之间的协调机理。探究功能区与我国国土空间总体开发秩序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功能区与“点—轴”开发系统的互动机理,分析未来我国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及其主体功能区划的动态过程。

3.1.5 结合典型区开展功能区划的案例研究。选取典型区域开展和深化功能区划的方法研究。研究不同层级功能区划衔接的科学内涵及其操作方法。解析不同层级功能区建设的政府政策分异的主要领域、统筹的效益、以及政策协调的基本途径。

3.2 地域(空间)规划与区域政策———基于格局演变与过程调控规律的把握、进行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途径与措施的设计

地域(空间、城镇体系、区域、国土等等)规划和区域政策是现代区域发展管理和组织的主要方式。由于历史上“计划”在我国的负面影响、以及现状中“规划”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特别是许多人对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模式存在片面认识、甚至误解,“地域规划”一直被忽视。在新的发展条件下,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其中,推行法治、提供某些公共产品、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被认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方向。按照这样的要求,地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无疑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

一般认为,地域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地域规划是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系统合理组织、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的空间合理配置的总体安排。它是以实现规划目标为宗旨、通过科学选择若干规划对象,有效地进行空间合理组织的总体方案。规划对象应以政府可调控资源的范畴为主要界定依据。具体规划对象的选择,应根据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规划目标的具体指导下,进行选择。地域规划具有战略性、指令性、指导性等性质。我国目前规划处于转型时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的特点。地域规划将逐步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规划方案也将逐步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遵循的社会经济空间系统有序运行、科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多数国家地域规划越来越走向实用性,因此,规划程序上出现了由“区划—规划—政策”的模式向“政策—区划—规划”的转型。区划从过去是规划的基础,转变为落实政策的载体;政策从过去履行规划实施的措施设计,转变为界定规划目标和内容的指南。功能区划、地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3.3 重要类型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3.3.1 都市经济区与人口—产业密集区的研究。未来我国国土开发利用空间格局变动的主要趋势是:人口产业的集疏过程和功能的区域分异过程。由此形成了空间人口产业的集疏格局和主体功能区格局。人口的集疏过程是主体功能区格局形成的主导过程。其中,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域,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将进一步发挥重要的作用。按照发育阶段、集聚规模、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全国经济空间组织中发展的作用等,将集聚区分为两类:都市经济区与人口—产业集聚区。都市经济区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在我国国土开发利用的总体格局中,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这类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需求和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生态质量整体恶化。都市经济区内部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尽合理,盲目的快速城市化和城市间缺乏协调发展,削弱了区域的整体竞争能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程度和共享程度低,体制和机制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都市经济区现代区域管理的要求。今后的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如何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建立高密度、节约型、高效率的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系统和空间格局。人口—产业集聚区是未来我国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的重点区域,在组织大区域经济、支撑全国整体实力进一步抬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这类区域在所处的大区或省内中,都是经济最具活力、人口和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地区,大多形成了优势产业群。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然较强,尽管同都市经济区在发展条件、发展前景不处于一个层次,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基础、竞争能力和前景等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整体上发展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潜力。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在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避免重蹈都市经济区在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失误,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3.2 生态保障区。生态安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从可持续发展高度认识,对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内生态安全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草原“三化”地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区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重要蓄滞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石漠化和荒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这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难以支撑大规模人口和经济集聚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无疑,生态保障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应当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重视自然环境的支撑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的建设。但如何根据发展条件,适度建设、局部开发,为全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同时,满足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就必须探讨其发展途径和扶持策略。主要命题包括健全合理的区域性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及其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政策、完善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等等。

3.3.3 资源和食物安全保障地区。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食物、能源和矿物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建设农业、能源和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基地,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载体,在我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构成占有重要地位。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有研究前景的命题如:怎样正确判断开放系统中的我国资源和食物保障战略?预测我国未来资源和食物保障空间格局的变化、分析和评价资源和食物生产基地建设的条件、解析资源和食物空间流动的基本态势及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变化的互动关系;深入解剖具体的资源富集区域和粮食供给基地建设战略和规划等。其中,对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是问题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命题。

3.3.4 相对贫困地区。如果以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的县或县级市称为相对贫困地区,我国相对贫困地区的人口规模呈上升的趋势。1982年,全国相对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1%;到200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33%。相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状态,制约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研究相对贫困区在我国未来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变化趋势,探讨其脱贫、工业化、城镇化的特点和途径及其影响,解析相对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作用及其与生态建设的基本关系,提出国家政策分类扶持的不同模式,对于科学认识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3.3.5 陆域边境地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陆域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虽然在全国国土开发总体格局中地位并不突出,在改变全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方面的力度也不大,但在改善边境地区投资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陆域边境省区产业结构提升等方面,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沿陆域边境往往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加之我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不断加强,关注陆域边境地区的发展,在长远国土开发利用总体格局的组织中,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地理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