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运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上。因此在数学活动或游戏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相互影响启发,交流,运用已有的数学方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在《乘车》的数学游戏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买车票,找钱、找位置等;又如《买图书》(5元可以买几本书)……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表现得十分充分:在认识人民币的活动中,通过开设专卖店(1元、2元、5元的专卖店)让幼儿带上10元钱到超市购物,让幼儿在购物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中使活动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摆脱了数学的枯燥,单调,抽象的现象在运用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四、在操作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离不开让幼儿动手操作。如何让操作也变得有趣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注意以下三点:
1.操作材料的趣味性。材料有趣才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我们应努力挖掘材料的趣味性,如:比较数的多少,一样多时,提供击球玩具,让幼儿与同伴比赛击球,比一比谁击得比较多,在操作材料中添加了比赛的趣味性,幼儿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
2.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在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认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所准备的材料应让幼儿有可创造性的发挥玩法的余地,引发幼儿自主、自发、自由地活动。如在区域活动的数学区,投放自制手指(每个指上有数字,并按次序排列)及小套圈,让幼儿根据“手指”的数字套上相应数量的套圈,让幼儿在玩中感受数量关系及数字递进关系等。如果摆对了即可相吸,如果摆错了则会掉下来,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3.教师语言指导的有效性。有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与探索性,有效的提问可以把幼儿引到问题的情景中,启发他们去观察,探索、发现。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把问题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线,以问引问,以疑引思,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应做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给他们多些鼓励与帮助,但不能代替。
总之,不管是渗透于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还是专门的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做个细心、有心的人,把握各种契机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他们的数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动。
下一篇:幼儿数学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