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12
2、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条件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技能的形成与应用意识,学会独立思考;不仅强调让学生“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能力,“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在关注其它三个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案例3:在教学“圆锥体积”时,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个圆柱形容器、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还有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子)从而证明V=1/3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实验,直到成功。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知识,印象才深刻。
3、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情境不仅是导入,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数学是抽象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数学现象。案例:在教学《分类》时,我运用主题图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逐步呈现图中凌乱的生活场景,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熟悉的生活环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整理房间”就成了他们迫不及待要做的工作,自然,“分类”的方法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呈现出来,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学生学起来亲切、有趣、易懂。这种情境是学生学习分类的认知基础,也是效果好、效率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标签:数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