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探索

2012-10-22

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爱国和革命的传统。突出表现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大学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把鲜血洒遍中华大地。

第二,有追求真理,重视学术的传统。中国高等学校的师生治学严谨,学习刻苦,具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教授的治学精神和培养出大批人才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三,既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又重视保存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尊孔读经等封建文化受到严厉地批判。但中国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仍然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民国时代中国出现了许多国学大师。即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也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继承和发展。有些学者把“五四”运动说成是全盘西化是不正确的。“五四”运动的参加者很复杂,但其主流是反帝反封建,是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改造中国的旧文化,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这种吸收、融合、继承、创造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传统,保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术繁荣,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处在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它的发展不仅缓慢,而且带有严重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性质。高等学校受制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学校中充塞着各种反动特务组织。同时学校中的复古势力始终没有消停。另外,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向西方学习,甚至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创办或主政高等学校的也大多是从欧美归国的知识分子,必然带来许多西方的思想和传统。当时西方流行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曾应北大和江苏教育学会的邀请来华讲学2年零2个月,对中国高等教育也有重大影响。总之,这一时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很难说已经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传统。

三、解放前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苏区时期处于土地革命和国内战争的环境中。为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和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胜利,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教育工作也不例外。1934年1 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不可能举办普通的高等学校,主要以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党、政、军干部。苏区的高等学校主要有: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创建于1933年11月,学员共有六七百人,分指挥科、政治科和参谋科;苏维埃大学,1933年8 月创立,毛泽东任校长,设特别工作班和普通班,特别班是本科,开设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个专业班,次年又增设外交、粮食两个班,共10个专业班,普通班为预科。还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革命政治工作干部(1933);中央农业学校(1933);高尔基戏剧学校(1934)等。

1937年芦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中、东江等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高等教育主要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不允许开办所谓正规大学,必须实行新制度、新课程,以短期训练为主。当时建立的大学有: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6年6月创建于陕北瓦窑堡, 并先后在山东、晋察冀、淮北、苏北、苏中、鄂豫皖、太行、太岳等解放区办了12所分校,直到1945年,共培养了20余万干部;陕北公学,1937年7 月成立,并到延安求学的知识青年而设的干部学校,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初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又设文学系, 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7月成立于延安,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1939 年夏由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而成,初设社会科学、文艺、工人、青年4个部,后改为社会科学、文艺、教育3个学院,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创办,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矿4个系,学制三年,是抗日根据地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延安大学,1941年9月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青年干部学校合并而成, 设三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两个专修科:英文、俄文专修科,1943年4月又有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 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此外,在延安还有医科大学、军政学院、俄文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以抗大为首的抗日根据地的高等学校师生,一边打仗,一边学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毛泽东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成为抗日根据地高等教育的传统。

整个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它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它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传统,影响着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我们只从教育传统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第一,建立起了高等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信念和传统。无论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反“围剿”斗争,还是抗日战争,当时的现实是要争取战争的胜利。没有这种胜利就没有工农政权,就没有中国人的解放。因此高等教育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服务。这种传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第二,建立起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革命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封锁,物资匮乏,只有靠生产自救,才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高等学校的师生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边学习边生产,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建立起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革命根据地处于战争状态,不容许学校脱离实际,坐而论道,而是要把学习与应用结合,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研究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特别是毛泽东在1930年发表《反对本本主义》的文章,1941年又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并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因此高等学校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形成了顽强奋斗、艰苦朴素的思想作风,生动活泼、自觉主动的学习风气,团结民主的管理方法。

革命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干部教育为主,对学生实行统包统分制度,享受干部待遇,这种制度对建国以后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传统失去了它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提出,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经过解放初期的教育改革,收回教育主权,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学习苏联经验,院系调整等一系列运动,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变化比较大的是:

(1)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 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为此,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通过了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2)高等教育开始学习苏联经验, 全盘搬用苏联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组织形式等。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学习苏联的典型。(3 )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了改变旧中国通过教育和重文法轻理工的倾向,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经过调整,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129所调整为143所。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到33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如航空学院、邮电学院、钢铁学院、石油学院、地质学院等。以后,院系和专业调整工作进行过多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4)院系调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培养了大批新中国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但是,这种调整也是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的。许多著名的综合大学被折散,变成文理大学或工科大学,使理工分家、文理分家,为今天的改革留下了消极的影响。(5 )中央对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集中领导。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中规定,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建国以后17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这种传统,吸收了我国革命根据地的传统和苏联教育的经验。但是,这种教育传统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照搬苏联的一套也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形成了比较僵化的模式。同时,我国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但是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思想体系的崩溃不等于这些思想从此绝迹。某些封建主义教育思想残余仍然会存留下来,至今可能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在起作用,而且不同程度地阻碍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发展。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党的十五大又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一切都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的改革。80年代世界形势的变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都使人们认识到,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序幕。1992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使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10多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高教体制改革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办学体制改革。采取了“调整、共建、合作、合并”等办法达到资源互补,提高效益。二是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级办学,二级管理的体制,给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三是投资体制改革,由国家拨款改为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方筹资的体制,鼓励个人捐资,社会团体办学。四是招生、就业、缴费体制改革。五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办好一批大学,国家实施“211”工程,重点投资建设。

从1995年开始,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到教学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编写面向21世纪的新教材,以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根据十五大确定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了高教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措施。要使高等教育不仅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且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这些改革,实际上是对以往已经形成的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一次否定,新的传统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因此,要使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加以转变。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明显地感到,改革的艰难就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办法就出来了,改革就能顺利进行。为了转变教育观念,就必须研究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形成和演变的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形成教育传统的因素,分析教育传统的内涵和特点,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传统,摒弃陈旧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外国一切优秀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对于外国的经验也要研究和分析,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防止盲目照搬。

从以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形成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某个国家教育模式的影响。例如有些同志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就是苏联高等教育的翻版,这是不确切的。当然,建国后我国推行向苏学习的政策,高等教育也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传统中还渗透着我们自己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正如英国教育家阿什么讲的,“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遗传是指本身固有的传统,包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环境是指时代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影响。大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传统更是如此。高等教育的模式是不能简单移植的,日本战后的大学以美国为蓝本的改制就是最好例子,最后他们还是走自己的道路。高等教育的传统更不能移植。因为任何传统中总渗透着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有如人的遗传素质一样是不易改变的。当然文化传统也是变化的,但是在长期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高等教育的传统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而变革的。今天认为优秀的传统,明天可能又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又要不断变革。同时它又和民族文化传统一样,又应坚持民族的特性,保持民族的特色。但是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型的时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国际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较快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建立起新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4]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5]蔡元培选集

精品学习网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