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其意义

2012-10-31

德育的创新和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无限远离,而是创造性地复归传统。儒家思想中“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与现代社会崇尚工具理性形成显明的对比,重新梳理这一思想,挖掘其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对于走出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一段十分形象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正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3](p3)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离开情与爱。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水”“,蓄水”不能忘记儒家文化这一“源头”。

从儒家“崇德重仁”的情感教育理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德育必须先“崇德”。道德能产生教化的力量便来自于对道德的崇敬之情。当人们怀疑、贬低甚至嘲笑、亵渎道德时,人们就不会再信道德、讲道德、爱道德。造成当前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崇德”之情的缺失。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陷入了“经济决定论”的泥潭,把经济的发展和物质利益的追求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价值。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培育,把道德教育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只看到了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其目的性价值,这正是造成现代人不“崇德”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我们着眼于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或人性的完整需求,就不难发现,人的自我完善或生活本性并不仅仅是物质功利的,某种文化精神和超越型价值理想总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人的价值不在于其物质性,人的价值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凸现在道德的精神人格上,追求道德的崇高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儒家的“崇德”理念告诉我们,追求道德上的完善是做人的应有内涵。一个没有道德、不讲道德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或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孔子在教育中,“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思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4]在今天,这个观点依然是成立的。德育的目标不是占有知识、传播知识和思维训练,而是净化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尊严和道德良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德育仅仅为应试而教、而学,德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换言之,在德育中,如果没有一种发乎真情的爱德、崇德之情,没有对“道德”的一种神圣感,没有把道德放在它应有的位置,无论多么严密的道德体系、多么精美的道德论证,最终都会由于根基不稳而导致整个理论大厦的崩溃,德育的效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重视“仁爱”的情感教育。德育目标的定位受到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主导性价值的影响,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全球化思潮无疑是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理想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德育中融入了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一些价值理念,诸如“个性、自由、民主、平等、竞争与合作”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之看作是现代人人格理想的全部内涵。儒家之所以把仁作为众德之归、德性之源,把“爱人”放在德育的首位,是因为仁含有道德最深层的底蕴。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人”之心,就不可能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也就不可能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同样,如果一个人缺少仁爱之心,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去推己及人,又何谈去爱他人、爱国家。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又如何能够做到同他人和睦相处,做到公平的竞争、友好的合作?如果人人都缺乏一颗仁爱之心,又如何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因此,从其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仁爱是促进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更为基本的价值。

在21世纪的今天,仁爱依然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提出着眼于个体的“学会生存”发展为“学会关心”,并把它作为21世纪的教育口号,其主旨就在于加强仁爱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涵虽然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一些永恒的、稳定的、要素性的东西,而“仁爱”便具有这样的情感素质。在今天,重视仁爱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其同情心、荣辱感等等。这些道德的心理因素就是孟子所说的“善端”,以往我们将其看作唯心主义加以拒斥,其实,善端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没有这种善端,很难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出于真诚的。从这种最基本的善端抓起,可以培养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

孝敬、善良、感恩、宽容等。有了这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德育不管怎么改革“,仁爱”是永恒的主题。德育千改万化不离其宗:

“德育是教人识事做人,教人去经验人生、了悟人生,在生活上迁善。”[5](p205)参考文献:

[1]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3.

[2]龚宝善。现代伦理学[M].台湾中华书局,1983.

[3]夏丏尊。爱的教育·译者序言[M].上海:三联书店,1987.

[4]王锐生。儒家思想与东亚的现代化[A].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C].1996,(12)。

[5]孙迎光。传承与超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精品学习网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