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德问题:学校方普遍反映,在品德方面学生不良表现有: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不能很好团结同学;学生纪律越来越差,教学组织与管理难度大;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学校难以管理;学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学习方面动机较弱,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难。
2.厌学问题:教师们普遍反映,在广大农村因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偏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造成了新的读书无用思想流行于学生和家长之中;学习中等及以下的学生看不到升学的希望(很多学校都只有20%左右的升学率),厌学情绪越来越浓,没有学习动力的学习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3.学习质量问题:农村中学因为教师任务重、素质不高、教学研究缺乏,加上班额大(有的学校80多人一班),学生学习动机又不强,整体上容易导致初中学生学习质量问题普遍存在。
4.行为习惯问题: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都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满意的是学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缺乏必需的礼节素养,学生行为习惯、日常用语、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应纳入到学校课程教育之中,特别是学生的礼仪教育要加强。
5.学生流失问题:在西部农村因为义务教育的条件相当困难,加上学生、学校、家庭、地方等方面经济困难、升学困难、教育失当、学生厌学、地方文化落后等原因,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流失多、辍学多。
6.学生安全问题:农村中学也面临着社区环境恶化、治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校园、学生人际关系复杂等困惑,令学校越来越担心的是学生在人身方面、精神方面都有易被伤害的问题,诸如常有学生被敲诈、勒索、恐吓,学生被暴力侵袭;家庭方面、教师方面的精神虐待与惩罚;还有社会的黄、赌、毒也在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与良好品德形成。
此外,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还存在法制意识差、学生处罚难、教育难等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加强对学生的协调统一的教育与管理。
(三)学校发展中最紧迫的问题
1.教育环境问题:所有的学校教师与管理者都反映,现在学校的教育环境问题严重:一是社会经营性网吧对中学生的冲击较大,不少学生迷恋网吧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社区对学校的教学需要的条件维护较差,如噪声的污染、空气的污染;三是政府对学校教育环境秩序的保护需要加强,社会各种管理部门检查太多、文件太多、收费太多,加上社会人员干预、扰乱学校教学秩序事件时有发生,学校苦不堪言。
2.办学条件问题:在东部与中部许多地方,最漂亮的就是学校,而在西部农村就没有这么幸运。被调查学校基本都反映:学校硬件、软件不好、教育资源欠缺。一是教室不够用,只好让80-90个学生挤在一起;二是没有运动场或运动场很不规范,根本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与训练;三是办公条件差,教学管理所需要的办公电脑少,在19所中学中,仅有教学、办公电脑155台,许多学校根本没有办公电脑,懂电脑的教师也少,会用电脑的教师仅418人,占所有专任教师的28.93%;四是学校配套设施少,教师学生住房困难,大多数中学教师两人共住一门,学生两人共睡一床。
3.教育经费问题: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育经费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正常的教育预算低,县级财政紧张,出现保吃饭、保工资、保稳定,对于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大量投入已力不从心;二是教育经费管理问题极不规范,教师工资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就出现工资结构差别大,有的县只发基本工资,所有补助都一刀切,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三是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保护教师与学校权益,但学校经费(学生杂费部分)被地方政府统筹掉20%的违法政策依然存在,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无异于野蛮地摧残教育。学校和教师被迫订书、订报现象仍然存在,造成教育经费雪上加霜;四是普九验收带来的债务问题相当严重,在调查的学校中某校已有180万元债务,凭学校的财力永远无法还清,地方政府对办教育的主体至今没有认识清楚,将债务推向学校可以说是不履行职责的渎职行为,而政府这种失职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与教育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问题:农村中学的质量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一是由于经费没有保障、师资没有保障、环境没有保障、教学设施没有保障,学校教育质量自然可想而知了;二是由于农村初中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不太理解、学校也缺乏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基本指导,也导致新课程、老教法、新内容、老理念等问题,影响教育质量的改变与提高。
5.教育效益问题: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又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具体表现为学校布点设置中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有限经费平均分配、分散使用,而学校的调整与合并,又空出许多校舍,造成极大的浪费;二是人员方面因为乡镇机构改革、教育办的撤销等举措,导致中心校教职工比例失调,形成潜在浪费,严重影响教育的正常效益。
此外,农村中学在管理与发展上还存在管理模式问题、办学理念问题、校务公开问题、教师聘任问题、教师的培训与进修问题、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阅览室、办公室建设问题等。
三、有关建议
中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也意味着大多数中国人只能接受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而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面对农村教育对中国未来的重要影响,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都意识到了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但如果只是想通过课程改革、教师管理改革、教育收费的改革等来促进其发展的话,就是片面的和不切实际的,对于农村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条件与教育资源的绝对保障。
为此,我国理论界与管理界在研究教师专业化的时候,应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与发展水平;在研究素质教育的时候,应促进政府保证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为只能应试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松绑;第三在研究新课程、推行新课程的时候,多研究农村的教育实际,尽量保证课程标准具有中国农村的特色、符合农村的条件、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政府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行学习化机关、提倡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的时候,为教育投入、教育环境、教师的困难、学校的办公条件着想,真正落实“国兴科教、科教兴国”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