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1-03
面对西方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和文化强势地位的威胁,我们要不断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道德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1)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2)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3)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4)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5)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6)不应该拷贝或利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7)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作出了补偿; 8)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9)应该注意你正在写入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10)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与同胞的理解和尊敬。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现状来进行。如:1)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2)不散发反动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3)要自尊自爱,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的语言;4)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宏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5)培育知识产权意识,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等等。
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开设《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行为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课程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2.4 重视校园BBS站的舆论引导
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站,上面往往粘贴一些学生在现实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甚至还出现人身攻击或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对此,除了加强对BBS的监管外,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正确引导。为此要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及时性原则。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BBS的焦点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二,正面性原则。对提问者,坚持言之有据、评之有理的要求,即有问题可以提,但表达要适度,言辞要恳切,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 第三、柔和性原则。以一种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来进行交流。既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恰如其分地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和风细雨式的方法却常常能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选准切人点,抓住着力点,让工作事半功倍。
2.5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
文化作为载体始终在有效地传播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信息,网络文化既是网络思想工作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思想教育的战斗武器。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为此,我们必须:
(1)占领文化主阵地。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思潮敢于开展批评。
(2)传播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3)开设校园网站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网络相互间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通过网络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总之,大学生思想教育应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网络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
标签:教育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