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2013-01-08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有关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论文摘要: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叙述方式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教学内容上,实现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组织保证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手段上,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载体和机制。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路径选择;实效性

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问题,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和能否最终实现的问题。我们认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陛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路径入手。

一、叙述方式上,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用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叙述出来,这是一种艺术。马克思十分重视对自己理论的叙述方式问题,强调理论叙述的要义在于与群众相结合,为群众所掌握,为此他在理论创造过程中使理论“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列宁认为,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显得朴实无华。他特别强调,“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们在毛泽东的著作中随处可见他用非常通俗、朴实的人民群众的语言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在通过分析农会的革命活动人手来阐发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时,毛泽东说:“农会权力无上,不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扫光。这等于将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农会的会员还到“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涌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这种用人民群众自己的语言对他们所谓“过分”行为的生动描写,让他们倍感亲切。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嗍的写法,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朴实的文字、大众的话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过程中必须拒绝庸俗化的倾向。这是因为,“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庸俗化这会严重损害马克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从而损害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教学内容上。实现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

不断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理论感,无疑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通过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他们的血液当中。但是只重视认知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和灌输的逆反心理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一种理论的把握是知性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信念等方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最主要的就是情感认同和坚定信念,只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够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内化到自己的自觉行为之中。

一种理论要实现人们的情感认同,就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旧而要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之间的距离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因此,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尊重大学生的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使他们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在组织保证上,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边灌输进去。”用列宁这一思想明确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非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在组织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然后通过他们对人民群众进行反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掌握,使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网因此,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就成为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应当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共十七大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老中青帮扶机制,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完善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考评机制。从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

四、在教学手段上。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载体和机制

受主客交往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被看成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学生是为理论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不是课堂上的一级主体,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这样,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过程就成了施教者的“独语”,而学生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美德之袋”(科尔伯格语)。这种教育模式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难以入耳、人脑、人心,内化为他们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因此,只有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老模式,建构一种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和谐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新手段,从而使理论化抽象为具体、化烦琐为简要、变晦涩为清晰、变死板为生动,化为细雨滋润进学生的心窝。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学载体和机制的选择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