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加速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进程。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健身热潮。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担负着宣传和实施的双重角色,这一过程正是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交融互动的过程。近年来,不少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学生对时间的支配和利用更加自由,这为学生更加深入地接触社会创造了条件。体育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最直接、最方便的桥梁。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也为加速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创造条件。时兴的课程模式有“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和“三自选”模式.其共同点是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体育实践。
2 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化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普通体育课是国家规定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具有明显的法定性和强制性。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在考虑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喧宾夺主.忘却教学任务。
2.1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社会化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为目的,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社会化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从多门科学中经过反复精选、加工提炼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教学中的核心成分。因此.在选用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实用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舍弃一些传统教澍中难以开展或普及程度低的内容,增加有条件坚持锻炼、有市场、受欢迎的娱乐性、健身性内容。教学内容对学生个体而言应以“少而精”为宜.应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较为熟练地掌握练习方法,体验到运动的快感。
2.3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社会化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教师的“讲解”和教师的“示范”,采用“填鸭式”教学。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应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采用微格教学,用摄像机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在学生自评或互评之后,教师再予以指导。用现代教学手段,促进体育教学.可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近几年来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被高校广泛接受,有的高校已经采用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模式.这与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类似。大学生经过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以后.能够适应社会体育的形势要求,可实现与社会体育的衔接。
2.4竞技体育投入的社会化
对竞技体育的投入是高校办竞技体育的一块“心病”.学校方面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科技向竞技体育领域的不断渗透、现代科技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竞技运动训练、比赛、决策、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教练员水平、经济势力等.目前尚不足以支撑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要发展高水平竞技.唯有走社会化的道路.寻求企业、社会及社团的经济支持。
2.5竞技体育管理的社会化
竞技体育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其本身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如运动员、教练员、场地器材、竞赛规则、训练控制、教学科研、医疗保健、营养和恢复、心理训练、管理等等。就我国高校的现状而言,大多缺乏管理高水平竞技运动队的经验.缺少熟练的管理人才.难以协调竞技体育各方面的关系.应引入社会化管理,实行专家管理,协调好各方关系,以利提高竞技水平。
3 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下一篇:基于软式排球普及的社会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