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德中中国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涵
中国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直都是儒家伦理思想。儒家伦理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反映封建等级关系的体现“爱有差等”的道德规范体系,其强调道德义务,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仁与义的人性论,忠恕之道的行为尺度。所谓“仁”,孔子给仁:下的定义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说有好事就要想到别人,让别人也得到好处。与此相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仁者,爱人,即是孔子的思想,扩展开则有爱身,爱亲,爱人民,因此,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伦理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武德的核心。除“仁”思想外,“义”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概论,它的根本含义是指符合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它与伦理思想其他重要的范畴“仁”、“利”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义”是一种理想人格,是君子所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认为“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它也是君子人生追求的目标之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可见,义是社会伦理的规范,正如董仲舒给“义”下的一个别出心裁的解释:“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仁主人,义主我也。故日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其认为“义”主要是规范自身行为的,而“仁”是对别人的态度。此外,“信”也是儒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它的含义是指诚实不欺,守信用。在《论语·为政》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认为信是人所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品质。而且孔子也认为信是完善人格,提高自身境界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总之,在社会生活中,要做到达仁,至信,善勇,规义,就是行使忠恕之道,行仁之方,推己及人。中国武术就是以儒家“仁学”为伦理核心.以“和谐”为价值准则,从武术的历程来看,伦理道德一直都伴随着发展,并与武术结合,形成了独有的“武德”,它归属于儒家伦理思想的范畴,武德的各方面内容与要求都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四德”、“五常”之精神,其武德的实践过程也是追寻“仁道”,推己及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