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景模拟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模拟,主要可以采用表演情景、图片情景、音乐情景、绘画情景和实地参观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场景的模拟再现,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回忆和巩固。例如,在教学高一“The necklace”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短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已有知识的深化。
三、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因此,在平时英语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避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课堂内容由易到难,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课堂上精讲细练,练习到位;而到考试时,尽量使学生放松,正常发挥已有水平,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比如,很多高一学生害怕英语写作,因此,在刚开始教学他们写作时,我先给一些写作模块,让学生模仿模块,并结合要求写的内容填写模块,再进行整理。由于降低了动机水平,学生很容易就达到了所给的任务,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种做法非常成功,就连班上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写作任务,长此训练,作文还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中的强项呢。
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表扬与奖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表扬而并非多批评。但表扬或批评要适当使用,否则会产生消极作用。实验证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奖励是一种正向诱因,具有促进的力量。奖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奖励,一种是物质奖励。在教学中精神奖励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以及一句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杨X X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同学,平日少言寡语,到了课上,他更是很少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其实他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学科都很好,只是在初中时没有学好英语,从而在英语课堂上非常自卑。针对这一现象,我上课时加强了对他“照顾”的程度。在一次提问中,我特地用一种期盼的目光去注视他,他看了看我,想要举手,但又低下了头。我仍然叫了他的名字,让他回答,他声音很小,不敢大声说话,我一面用语言引导他说出答案,一面对他的表述加以肯定,慢慢地他的声音大了,我当场提出了表扬,对他进行了鼓励。他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当我让他再次大声重复问题答案时,他声音洪亮,语言标准,结果准确,博得了全班的掌声。从此以后,他变了,敢于举手回答问题了。他的英语学习成绩慢慢上升了,子2009年考取了重庆理工大学。
物质奖励是一种以某种物质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的过程,对学习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在教学中适当使用,可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对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有突出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哪怕是一支笔、一个练习本,学生们都非常高兴,这对他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种荣誉,一种对于他们付出的鼓励。关于物质奖励的作用。莱温曾说:“学生之所以不学习,是由于对功课的不喜欢;而学校设立奖励制度,则是他们所喜欢的。于是内心中便产生了矛盾:不努力而直接获奖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方可成功,也方可达到获奖的目标。于是学生为了获得期望的奖励而开始努力学习了。”这说明物质奖励对学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若用之不当或过分,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导致学生舍本逐末的倾向。即,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专注子当前的奖励,若没有了奖励,则不再努力学习了。所以物质奖励的运用必须慎重,它必须与精神奖励相配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和适当的评价,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会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就稳定性而言,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为能力、任务难度,则他们对学习结果抱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增强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把成败归因于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其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就内在性维度而言,如果学习者将成败归因于自身内在因素(能力、努力、身心状态),会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投人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从而避免参与成就性任务。反之,如果将成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外界环境),则学习结果不会对其自我意向产生影响。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学习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主体归因的方式改变今后的行为,这对英语教学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成绩的优劣差异,对今后学习进行归因,哪怕归因并不真实,对学生的主观努力还是有利的,既可使优等生不过分自傲,继续努力,也使差等生不至于过于自卑,进一步努力学习,争取今后的成功。
皮格马利翁效应及教学实际亦证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信心能起到较好的鼓励作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不足进行正确归因,使学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重视使用积极鼓励语,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产生学习动力。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流露出热情。答对了,应及时肯定:Good Excellent Interest-ing I'm glad to hear that.教师的表情话语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参与的信心。答错了,要使用建议性的、易接受的、委婉的表达:Wouldyou like to think it over? Work harder, and I'm sure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使学生重树信心。作业中积极的评语可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如:Yourhandwriting is wonderful!You are creative , but whynot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Failure is mother ofsuccess. Try again and again, and you will catch upwith others.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采取适当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激发成就感和自豪感,促进参与欲,促进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
六、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的学习行为受“强化”因素影响:一是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强化;二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如学生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讲可带来理想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出近、中、远期学习目标及所应掌握的英语技能。学生每实现一个目标,教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或奖赏,采用评分或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逐渐将这种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外,教师要持续不断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培养要靠师生共同努力,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尤其英语教学,更应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要多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对意志薄弱和缺乏毅力的学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引导,多鼓励,一点一滴地使他们坚强起来。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要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学习行为心理指导,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才能达到使他们成人、成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