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性涉及到伦理道德、家庭社会、婚姻爱情、性心理等诸多领域,所以,我们认为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控和承担责任,因此,目前国际通行的性教育模式是重视性道德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其中涵盖爱情、家庭、婚姻、个人权利和健康知识等内容。1997年以来,美国伊芙·恩斯勒创作的《阴道独白》之所以被译成5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的内地和港台地区上演上千场次,就是因为《阴道独白》的上演提供了一个开综合性性教育的平台;只有让女性从了解自己的体开始,才能让她们更好地维护自己,保护自己,从而男性一起实现男女平等,社会和谐的目标。
3青少年性教育是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
在1934年出版的一本名为《生命之迷》的性教育手册中这样写道:“进入青春期前,可以说性本能呈中性,男女儿童两小无猜,没有意识到那沉睡于体内的主宰性力量。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男孩子有了比较专横的态度……和从前相比,他们欲望强烈,行动勇敢,思维敏捷;女孩则变得比过去胆怯和害羞起来”,今天的性教育者应该对这些不健康甚至有害的陈词滥调保持敏感性,因为它们不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地认识性问题和性别问题,性萌动的青春期是对青少年进行人格再造的大好时机,因此,把避免刻板印象的性别教育纳入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他们(她们)的性别平等意识并形成尊重他人的理念。
我们知道,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有两种性角色: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技术熟练、进取心、主动、竞争力、抽象认知;而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感情、亲和力、被动,等等;也就是说,性别角色是对性别界定的一般表述,换言之,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就意味着扮演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角色。正是这种性别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的性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文化约束,例如,在女性的经期、怀孕期、哺乳期中,性交禁忌是普遍存在的;相对而言,男性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的双重标准仍具效力,例如,在大多数一夫一妻制文化中,男人的通奸行为得到了较女性更大地宽容;男性婚前与许多性伴侣发生关系是可以接受的;男性在性的数量和花样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支配权等。
男女性刻板印象很容易地被解释为内化的性角色,但是,它们不过是文化习得或社会化的产物,正如福柯和巴特勒等人一再强调的,“独立于论述之外的,未被论述污染过的,先于论述的身体根本不存在”…。社会和文化为什么要建构性别呢?主要是三个目的:
第一,就是为了便于对性意识进行社会规范及控制;第二,能够将五花八门、互不关联的各种性功能统合起来,并且将它们之间原本的不一致性掩盖起来;第三,在论述中性别便以结论的姿态出现,被视为是一种内在本质,而正是透过这种内在本质才能制造出与性感觉、性愉悦、性欲求互相呼应的举止习惯,而这些举止习惯也只能在这种内在本质的框架下才能被理解,一切社会化作用倾向于对女人实行限制,这些限制全部与被视为神圣的身体有关,应被纳人身体的配置之中……。她们学会穿不同的衣服,这些衣服适合连续不断的不同情形,从小姑娘到生育年龄的处女,从妻子到母亲,她们通过无意识的模仿或明确的服从,“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束腰带或头发,走路时让身体的这个或那个部分摆动或保持静止,显示面部表情和把持目光的良好风范”,于是,女性服从角色的塑造过程,“似乎可以在鞠躬、低头、弯腰、低垂这些事实和弯曲姿态中找到一种自然的表现,相关的顺从被视为与女性相称,基础教育倾向于反复灌输整个身体或身体这个或那个部分的举止方式,如微笑、垂下眼睛、容许别人打断说话,展示了人们如何教妇女占据空间、走路和采取适当的身体姿态。”
当然,学术界认为性别刻板印象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和阉割情结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压抑(羞耻、厌恶、同情)在女性身上发展得较早,而且较为顺利,一般来说,女孩的性抑制倾向比男孩要大,这种倾向是由于女孩的被动的性角色所致。由此,弗洛伊德进一步解释了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女人的被动性和她的性表现方式使她表现为受虐的倾向,而男人则表现为施虐倾向。
文化人类学家以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族志写作批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性别与气质》一书中,米德把她所研究的三个部落男女气质与弗洛伊德关于男女角色的有关论述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阿拉佩什部落,男人被培养成合作型的性格,他必须满足其他人的需要,没有攻击性,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认为性不是性别的主要差异;在昌布里部落则是另外一回事,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具有攻击性,不讲究感情的和谐,在性方面很有个性,实际上,这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没有母性情感,而这种感情在阿拉佩什部落那里却是普遍的;在蒙都哥莫部落,性的优势地位恰好倒过来了,女性在性生活中处于支配的地位……。米德指出,一般的女性气质在一个部落里为男女共有,在另一个部落则男女全无,因此,她的结论是,在强大的文化面前,人类的本性是微不足道的,男女两性在性角色方面的差异是文化的结果。
下一篇:探析优化数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