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缩短学术期刊出版时滞,加快期刊信息传播速度是每个期刊和编辑始终需要思考的课题,也是在工作中加以重视和强化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时间意识。编辑态度是关键。编辑部及编辑的稿件时效意识非常重要,要从思想上真正引起高度重视,才能扎实地落实到编辑工作中。编辑在处理稿件,尤其是对优秀稿件或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更要给予高度重视,在稿件的流程中时时提醒自己紧扣各个流程环节,从收到稿件起就要调动起这个意识,从选择稿件到送审专家审稿,再到编辑部的三审阶段以及退给作者修改甚至到校对全过程都要紧凑连贯,不能懈怠。这就需要责任编辑在每天都接触稿件的常态下,对作者稿件绝不能产生“麻木”的心理状态或“学术稿件无时效”的错误思想,要树立对待作者稿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对待作者极其负责任的态度,每个环节步步紧扣,不予滞留。编辑部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对整个编辑流程加强管理和协调,对责任编辑的发稿时间和稿件时滞要做统计并在年底加以总结,以此指标作为考核编辑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依据之一。
(二)将时效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从接到稿件到定稿发表,一般需要四一五个审稿阶段。第一阶段是责任编辑的稿件选择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编辑要给予高度重视,这一阶段要充分体现编辑的鉴别能力、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如果一旦好的稿件在此阶段没被选择而被埋没,就此中断了下面的一切工作,稿件就此失去意义。因此,编辑在此时宁愿多投入一些精力和时间也要选择正确、精准,这段时滞完全是必要时滞。在保证编辑选择质量的基础上,这个过程也不能因为重要而滞留过久或久拖不决,第一道审稿阶段如果就有不必要时滞情况出现,对后面的所有工作程序都有影响。
第二个阶段是送专家审稿过程,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加快这一环节的速度,编辑部必须建立审稿专家库并且不断及时地更新补充专家库内容,必须做到在审稿专家库中能迅速查找到相关专业的审稿专家,并在第一时间内把稿件送达。对于因个别审稿专家特殊情况而没按时间审毕的稿件,编辑要适时地催审和提醒。
编辑部的三审过程以及退作者修改稿件后的重审过程一般就是后三道审稿程序,编辑部的三审环节属于编辑部内部专职工作,这些完全由编辑部自身掌控的环节就更没有理由出现拖延和不必要的时滞。编辑部要对三审时问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按时间操作;对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也要给出明确的退修时间要求,即使是退修难度大的稿件也要求在半月内,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返回。
(三)科学安排稿件流程以获得最佳效应。学术期刊一般分为半月刊、月刊、双月刊或季刊。在相对较前期(如,半月刊在月初,月刊在上半月,双月刊在单月、季刊在三个月的前期)出版的刊物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目前,全国学术期刊有6590多种①,哪家期刊质量优良、稿件有创新、传播速度快、出版时间早,哪家期刊就会较早获得转载和他引的机会。一般文摘和期刊检索机构会在较早出版的期刊中最早检索,以便在较快的时间里传播最新成果。如果在同一年份、同一刊期的两种期刊上分别有研究方向大致相似的稿件刊发,其文摘和检索机构在重点把握稿件质量的前提下,一定会在较早出版的刊物中最早检索。出版较早的期刊被检索的机会较多,而相对滞后出版的期刊文章往往容易丧失被检索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期刊就要以加快稿件流程速度为前提,对涉及期刊出版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提前安排。除了上述谈到的稿件流程外,对封二、封三、校对、排版等等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也同样要引起重视,一旦这些内文以外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有所滞后,一样会影响整个刊物的出版时间。期刊出版后,期刊编务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渠道将刊物发行到有关部门和读者手中,以尽快获得期刊效应。
(四)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速期刊网络化。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发展的当今时代办刊物的大趋势大方向。“随着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网上社会即将到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网上投稿、网上登记、网上退稿、网上查询、网上送审、网上退修稿件、网上校对等等网上运作程序,这是缩短期刊时滞,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提高期刊时效性的长远以及根本措施。这就要求作者规范投稿格式;编辑部要掌握作者的全面信息;建立审稿专家库;通畅作者、编者、审者、校者、印刷、发行等所有渠道。这是个较大技术革新过程,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专研的精神下功夫去编制网上程序,畅通网上渠道,全面实施网上操作,这会节省大量的邮寄、送审、往返稿件等等流通上带来的时耗。“对于重要专业期刊应有网络版与印刷版多种载体,实现期刊多载体的广泛迅速传播,提高创新信息传播能力,扩大期刊影响。”[2]学术期刊能否发行网络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现代化水平。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提升期刊的质量,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讨论期刊学术稿件时效性的前提就是提高期刊整体质量,以加快期刊的传播速度来促进期刊质量的提升,使学术期刊充分发挥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提供服务的应有作用。
下一篇:浅论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