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人格现状研究

2013-01-30

低敏感性,说明高校教师具有极度的现实感.多以客观、坚强、独立的态度处理当前的问题,同时并不重视一些主观和感情用事的看法。低怀疑性。说明高校教师信赖随和,容易与人相处。常无猜忌,不与人竞争,顺应合作,善于体贴人。低忧虑性。说明高校教师安详、沉着、有自信心,不易动摇,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同时自我具有安全感。低实验性,说明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更愿意接受社会和既有知识储备中许多沿袭已久的权威性的见解.不愿尝试创新。刘亚军等认为,实验性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特征.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承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不断创新.不应受传统观念和既有知识的束缚,特别是在面对学术权威时要有自己的见解.敢于探索和尝试。

低独立性。说明高校教师比较随群、附和,较为依赖集体,常常放弃个人主见以取得别人的好感,有时候需要团体的支持以维持其自信心.但不是真正的乐群者邹红认为独立人格是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全的标志.这说明当前高校教师的人格尚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低自律性,说明高校教师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冲突,不顾大体,既不能克制自己,叉不能尊重礼欲,更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这种特征可能是对教师不良个性的一种磨砺,也可能抹杀了学术自由和创新发展的特质需要指出的是,低独立性与高恃强性恰恰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高校教师行为上的合作性与思想上的独立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低自律性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高校教师人格特征的组群差异

1.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高校女教师在B(聪慧性)、I(敏感性)、Q3(自律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检验的结果分别是t一3.84。P=0.000:t一2.89,P=0.004;=一2.02,P-=O.o44)。这表明女教师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敏捷、准确,情感上更为细致、敏感,易感情用事,但在团体活动中,也会因为有不切实际的看法和行为而降低团体的工作效率。同时,女教师自我约束性较男性更强,较为自律。这与一般人群的性别差异相符,符合男女性别之间的心理差异。同时提示我们,特别是在学术团队活动中。应当注意适当的性别搭配,以发挥各自的优秀个性品质

2.不同年龄教师的人格差异分析

教师年龄按30岁及以下,31~40岁,41~50岁,5l岁及以上分为四组。30岁及以下组、31~40岁组在I(敏感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41~50岁组(3.47,P=-0.017);30岁及以下组在O(忧虑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1~40岁组、51岁及以上组(4.31,P=0.006),但51岁及以上组在N(世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88,P=0.037)。这说明青年教师富于理想,感情充沛,比较坦白、直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中老年教师则相对而言更加理智、注重现实。处世老练,行为得体。

31~40岁组和51岁及以上组在Q3(自律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0岁及以下组(2_92,P=0~35),而30岁及以下组在Q4(紧张性)因子上的得分又显著高于31~40岁组(F=2.74,P=0.035)。这说明高校青年教师自律不够,往往不顾大体.面对现实时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而中老年教师则相对比较严谨自律,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在年龄上呈现出的差异.既有一般意义上年龄差异所固有的心理特征.也有高校的现实特点。高校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知识新颖,创造力和想像力较强,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欲望比较强烈。工作上.承担了大量的基本教学任务和低层次的科研任务.生活上,又面临着较重的家庭压力,但待遇上却是教师群体中最低的,学术资源的获得常常受制于中老年教师,学术权力更难获得。中老年教师往往已经在学校和行业内有了一定的积淀.并掌握着较多的学术资源,待遇优厚,身心无忧,加之处世老练,使得其往往与世无争,专心学问。而处在41~50岁年龄段的中年教师。往往兼具了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身上的部分特征,有了一定的积淀,但还要继续向前发展.评价和考核的压力也较大,所以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时常身处矛盾中。

3.不同子女情况教师的人格差异分析

研究显示.婚姻状况对高校教师人格的影响不大.但有无子女对教师的人格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有子女的教师在C(稳定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无子女组(F=14.76,P=0.000;F=6.32。P=0.013:F=7.11,P=0.008),而无子女组在0(忧虑性)、Q4(紧张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有子女组(16.72,P=0.000;F=8.50,P=0.004)。这说明,有子女组教师在心理的灵活性上好于无子女组教师。即拥有子女似乎是一个积极因子,它使得高校教师内心有一种安全感、使命感、责任感。

无子女的教师则往往缺乏了一种生活寄托感和工作驱动力,情绪忧郁,情感紧张,缺少了子女作为情感润滑剂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有子女的前提是婚姻。这也提示我们,高校也应当关注大龄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社会“剩女”、“钻石男”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人群就是高校教师。“先成家.再立业”的古训似乎在此找到了一些社会学、心理学的基础和支持。

4.不同学历教师的人格差异分析

教师学历按本科及以下、硕士和博士分为三组。研究显示,16项人格因素中,仅B(聪慧性)因子存在学历差异.表现为本科及以下学历者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3.500,P=0.032),但硕士与博士之间差异不大。这也说明,作为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研究生以上学历是必须的。同时,高校通过不同方式,进一步提升现有教师特别是本科及以下学历组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是必要的。

5.不同职称教师的人格差异分析

教师职称按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分为四类。研究显示,在E(恃强性)因子上,初级职称、正高职称的教师比中级职称、副高职称的教师得分高。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2.86,P=0.038)。而正高职称的教师N(世故性)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其他职称组的教师(F=2.79,P=0.041),初级职称的教师Q1(实验性)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其他职称组的教师(2.98,P=-0.032)。

E(恃强性)因子上,初级职称、正高职称的教师比中级职称、副高职称的教师的得分高,但两者得分高的原因似乎不尽一致。初级职称教师往往人职时间比较短,理想色彩较为浓厚,社会化程度比较低,往往入职时经历了非常激烈的竞争,因而颇为自得,更容易表现出好强、固执、独立、积极的个性特征。但其思想和行为往往比较理想和拘泥于书本理论.没有很好的融人社会实际。也显得更为保守,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因而,与其他职称组教师相比,N(世故性)和Q1(实验性)因子的得分最低。

正高职称教师往往经历了丰富的积淀.资历较老、资源丰富。在事业上往往到达了人生的“天花板”期,敢言、敢行,不仅在学术事务中广泛深人,在行政及其他社会事务中也多有参与。正高职称的身份往往赋予其更多的社会权威性,因此,也普遍表现出固执、独立的个性特征,这和其在N(世故性)因子上得分普遍高于其他职称组教师的结果是一致的。

中级职称、副高职称的教师,因为缺乏更为硬实的资本.或者是因为尚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通道期,往往比较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通常行为温顺.迎合别人的意旨,以求得更好、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6.不同年收入水平教师的人格差异分析

收入水平按年收入4万及以下,4~8万,8~12万.12万及以上分为四组。研究显示,在E(恃强性)因子上,8~12万组得分显著高于4~8万组(2.791,P=0.041),而在Q2(独立性)因子上,8~12万组的教师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的得分(3.577,P=0.o15),这可能和这个年收入水平组内的教师有较多的经济支配权,因而生活态度比较自我,但一般会较多地依附于一定的学术活动平台,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更多的学术和经济利益,因而往往会收敛自己的自我意识有关。

在I(敏感性)、Q3(自律性)因子上,12万及以上组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F=4.961,P=-0.002;F=6.010,P=0.001),而在O(忧虑性)因子上,12万及以上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3.372,P=0.019)。12万及以上组的教师.月均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在高校中较为醒目.从目前高校的收入与绩效构成来看,这部分教师肯定承担了较多的学术科研、社会活动,才能获得这样的经济收人,所以,他们一般较为理智、现实、低调、顺从,愿意与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同时承担了较大的工作压力,较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