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新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专、兼职政工干部同样是高校德育管理创新工作的根本和基石,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高校基层学生工作的高端部分要由政工干部去构筑、去完成。可以说,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成长与质量。试想,一些自己尚且说不清的理论,却要学生们都明白;一些自己也未必认同的空话、套话,却要学生们都接受;一些自己也难达到的标准,却要学生们都做到。这样的学生工作将产生何种结果?这样的德育管理工作还谈何创新?应该看到,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仍旧偏少,大学四年的生活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校园内度过的,因此政工干部更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师长、朋友、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构筑着学生成长的背景、环境;他们的判断抉择提供着学生们价值的参考、导向;他们的教育培养影响着学生们明天的前途、希望。政工干部要正视自己“灵魂工程师”的崇高身份与重大责任。重操守、讲正气,做到权力(尤其是涉及学生工作的权力)上自重、思想上自省、纪律上自警、工作上自勉、观念上大胆创新,做学生的表率,做树新风的模范。
因此,不断提高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推进政工干部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是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抓好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队伍。
首先要打破思想禁锢,本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大胆启用、重用富于创新精神的政工干部,从物质上不断改进他们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千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令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其次,要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工作要先于学生思想动向,政工干部对新知识、新形式的把握更要先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政工干部在学生工作中表现得好与坏,主要将集中于“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项内容上,政工干部要想在学生工作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就必须解决学习问题。“不进则退”这一法则,对于任何人都适用。基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十六大报告中“终身学习型社会”理论的提出,充分借鉴国内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成功经验,应本著“基层化、制度化、正规化”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争取通过培训将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去。
四、创新的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的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党支部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研究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社团干部等,这六个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创新德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干部是德育管理的得力助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撇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有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
1、树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学生干部队伍首先要从思想上着力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坚持广大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大力推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作风,明确认识到上级组织与广大同学赋予的(有限的)权力是用来为同学服务的。确保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运用权力,更不是滥用权力,而是遏制自己的权力欲与利欲,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广大同学满意。
2、建立宽松的群体关系。学生干部与学生群众之问既是同学关系,又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号召力,没有群众基础,学生工作就无法深入学生的心中。群众基础是学生干部德育管理创新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学生干部来自于学生,学生工作最终要面向学生。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中要切实落实所在班级民主评议、一票否决制。各级学生干部,尤其是各级学生组织的“一把手”学生干部的选任中,首先要经过其所在班级同学的民主评议,凡是民主评议不通过的,坚决不予任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干群关系,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俗话说: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普通同学信任学生干部同学的严格要求是好事,是基于对组织的信任和希望。学生干部要自觉接受普通同学的监督,对于普通同学过高的、不合理的要求应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通过脚踏实地的为同学服务切实加强学生干部的群众基础,创建宽松的群体关系。
3、创建灵活的制度环境。学生干部队伍的特点之一是其人员构成相对不稳定性。即使作为各学生组织的领导层,其任期也仅为一年。不同个体看待问题角度不同,处世风格不同,这造就了学生组织机构在各自正确的航线上不断前进,同时制度化建设也将为学生干部的依“法”行政,依‘‘理’’管理提供‘‘法制”上的保证并规避学生干部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即用制度化促进正规化。在大力推进各级学生组织内部制度化的同时,既要用制度规范,又要用制度放开,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创建个性自由发展的环境。
4、树备创新的工作方式。学生干部首先应在各方面做出表率,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凝练和培养“三种意识”、“四种素质”、“五种能力”,切实让自己为广大同学带好头,服好务。“三种意识”即服务意识,要心中想着同学,强化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意识;无私奉献意识,在克服困难,组织活动中,肯吃苦,不怕受委屈,要敢于奉献,甘于奉献;开拓创新意识,要具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更新观念,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探索。“四种素质”即讲政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虚怀若谷,拓展海纳百川的人格境界;善于学习,构建工作所必要的智能结构;以人为本,运用民主与情感的工作方法。“五种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规划决策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宣传鼓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实际工作不断运用新方法,掌握新手段,为同学服务、服好务。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试论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