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2013-02-01

三、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学生的形成,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外因条件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个要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用表表示如下: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有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方面的教育因素影响,一是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影响;二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偏低,只教书不教人,造成学生问题的产生;三是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厌学。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只爱不管;二是父母文化背景不一,如思想愚昧,谈吐粗野,生活方式不良等;三是家庭结构使然,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使学生失去家庭温暖等等。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来的干扰和诱惑等等。

四、问题学生的档案设计

依照学习、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系部管理为主,排查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个人档案”。学习问题由任课老师提供,行为和心理问题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偶发事件、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都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学生的“自我鉴定表”设计如下:

五、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就问题学生的转化而言,有两个原则,一是情境性,二是技术性。所谓情境性,即注意方法选择的情境性。转化方法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对方法的选择总是要考虑具体情境。有时一种情境需要兼用多种方法,有时一种方法可以支持多种情境,各种情形不一而足。这就要求在选择方法时,既要灵活又要有针对性,更要充分考虑情境中的具体人物关系、人事关系、人际关系。二是方法使用的技术性。这种技术性主要体现在:转化方法要指向特定的目标,转化方法的使用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分寸、火候或者尺度,唯有如此,所选择的方法才具有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暗示法。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行为主体借助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者其他信号和暗号,含蓄、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期待,以对其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暗示包括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和环境暗示。

(二)榜样示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展示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教育价值或者成长教训,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正面引导的一种方法。典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种典型最好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这样的典型可亲、可信、可学。

(三)事例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结合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事例,通过事例的起因、情境、情节、后果、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达成对个案问题的归因,进而具体指导问题学生找到科学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锻炼法。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有目的地选择或者创设校内外实践情境,有计划地组织系列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以实践指导,是有利于问题学生转化的一种好办法。问题学生积极参与,会给他们自己带来丰富的心理体验,有助于良性心理的构建。

另外还有心理辅导法、角色扮演法、评价法等等。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有利于从实际出发,选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其转化。总之,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凤凰涅磐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每一个问题学生最终的转化,都是一个生命创新的过程,生命因此而光彩。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