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3-02-09

1.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上难于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许多用人单位反应,它们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满意,部分毕业生对实际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不能较好信任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迅速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却在下降,录取进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也随之下降。学生数增长也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二是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和忧患意识,在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上缺少应有的认识。

2.性别原因。

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落实率方面明显不如男性毕业生,直接原因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据研究统计,2011 年重点大学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79.9%,而女性为 72.7%;普通本科院校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64.3%,而女性为 53.8%;高职高专男性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73.6%,而女性为 71.3%[5]。由于男女分工不同,女性就业倾向第三产业,而男性就业在第二产业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主要还是依赖于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对这些行业来说,经济发展就业弹性大,新增就业岗位多。而女性占优势的教育、卫生等行业,经济发展就业弹性小,新增就业岗位十分有限。

3.求职心态、求职渠道、求职努力程度方面的原因。

(1)求职心态。目前,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没有完成转变,在就业观念上仍存在较大落差。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始终以“天之骄子”身份自居,姿态过高,对自身和现实缺乏准确的评估,很难做到放下身段去求职,这就人为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了障碍。另外,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将物质利益看得过重,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只重眼前利益,缺乏前瞻性,淡化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部分学生还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缺乏自信,只是一味地跟风,拼命地往城市里往好单位挤。

(2)求职渠道。据统计,对找工作的毕业生而言,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渠道,占 39.6%;其次是“网络招聘信息”,占 19.0%;第三是“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占 10.9%;“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和“人才洽谈会上获得的信息”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占 9.4%和7.4%,其他选项所占比例都不高,合计仅为 13.7%[6]。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相对比较集中,利用多信息渠道辅助求职有待加强,且获取就业信息的主动性还很不够。

(3)求职次数。据调研统计,在求职次数上,“已确定单位”者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16.1 个;“待就业”者的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14.6 个。从不同学历之间的比较看,硕士研究生求职努力程度最高,其次是本科生,专科生和博士生的努力程度较低。对“已确定单位”者,硕士研究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 30.1 个,本科生平均为 15.1 个,博士生平均为 14.8 个,而专科生平均仅为 7.4 个[6]从上述数据看,博士生所占量很少,学历层次高,就业相对容易,可忽略不计。占毕业生量最大的本、专科生求职努力程度还远远不够,许多毕业生应对就业困难准备不足,抗挫折能力差,在经历几次挫折后就选择放弃。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决措施。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最关键。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协调各方力量,更好化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目前就业岗位总量需求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这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有着必然联系。中国高科技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不发达,偏重制造业,来料加工的外向型企业居多,所以中国有“世界工厂” 的称呼。这样产业结构需要的大多是技工式的蓝领工人,适合毕业生的岗位却十分有限。所以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高、新、尖产业投入,鼓励企业扩大研发机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扩大中高级的用工岗位,更好吸纳大学毕业生。同时要积极扩大内需,将二头在外的加工型的企业转化成自主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的企业,因为在外二头的大部分岗位才是最适合毕业生的岗位,这样可把原来分布在国外的工作岗位转移到国内,无疑对缓解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转变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择业观念。

毕业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传统的社会和家庭择业观极大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国家要通过宣传典型事例、披露具体数据、公布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等手段,从领导干部择业观念率先转变做起,让社会和家庭深深感到传统择业观念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形成对到基层或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生的尊重和敬佩的氛围。另外家庭对子女要有“放飞”的意识,要有让子女出去创业的自信,因为子女毕竟年轻,输得起,哪怕经历一些挫折和坎坷,也会对日后发展大有益处。同时对子女的就业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掺和;多一些支持,少一些阻碍;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抱怨。这样就会大大减少毕业生择业时的顾虑,消除择业时的一些障碍,提高就业率。

(三)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求职心态。

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理性看清现状,对待现状,也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是调整就业心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发展理念,要认清自身的现状,不能太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合理地降低就业期望值。其次要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意识,要先到基层锻炼,先到艰苦地方去磨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另外要克服从众心理,对自己职业选择要有科学规划,摒弃社会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还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是被动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予以解决。不要把太多期望寄托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寻求依靠学校解决就业问题。

(四)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

到目前为止,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在国内还处于启蒙阶段。大学生对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及求职心理培训还重视不够。部分高校虽然有开设职业规划等课程,但还是以说教为主,流于形式,与实际操作相脱钩,学生真正得到实用的知识并不多。所以,要求高校应加大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开设,强化职前培训,教会学生一些求职技巧、求职知识,树立学生求职信心,提高学生求职能力,提升学生求职的努力度。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因为创业教育对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加大学校就业指导结构的指导能力。

从前述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求职信息是毕业生最主要求职信息来源,所以,毕业生就业率要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就业指导机构要加大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力度,拓宽渠道,形式多样收集适合本校学生就业的信息,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及时详细予以发布,让毕业生第一时间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就业岗位信息;其次,要做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的协助工作,不要将服务形式化,而是要将其做实做细,以便促进毕业生求职效率的提高;再者,要向学生详细分析各专业就业方向,市场需求状况,加大对毕业生职前的求职辅导,减少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另外,要及时了解掌握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加强就业需求的预测,为本校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六)推进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政府应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与毕业生就业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法规,废除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等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面。

(七)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目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细过偏,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由此造成所学专业与需求岗位难以匹配,导致学非所用,加剧毕业生就业难度。还有一些专业缺乏统筹安排,开办该专业的高校过多,招生数大过社会需求数,加大了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因此,国家应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的宏观调控,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做好就业需求预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退出机制。同时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严把人才质量关。改变专业设置容易撤销难弊病,以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招生数。加强对高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薄弱校建设,让毕业生走上岗位时能真正信任所承担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 201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1]12 号。

[2] 2011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660 万 就业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11-2-23(8)。

[3] 教育部。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7-0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7/06/c_121629066.htm.

[4] 杨钋,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选择[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11(1):1-9.

[5] 岳昌君。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10(4):1-14.

[6] 岳昌君。大学生求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9(3):1-10.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