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有关历史和现实确立的民族间共赢模式

2012-12-29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有关历史和现实确立的民族间共赢模式

论文关键词:民族结构  共赢  历史  多民族国家

  论文摘要: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结构,属于典型的粘着型结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难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分离出来。

  2008年西藏“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的先后发生,使国内外十分关注中国的边疆民族问题。二战结束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西方殖民国家的民族纷纷独立,建立许多独立的民族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解体,也建立众多的民族国家。中国会不会像前苏联、东欧国家一样四分五裂?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民族关系,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都是稳固和谐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例如我国的新疆地区,古称“西域”,自西汉以来,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公元前101年,西汉王朝在天山南部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设“使者校尉”地方官员统领之,后“使者校尉”改称“护鄯善以西使者”。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治理西域全境,西域各地的首领和主要官吏均接受西汉赐予的印绶。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王朝时期,西域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史”,继续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此后,在近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中原王朝都在新疆设立行政军事机构,管理天山南北。虽然期间也曾出现过分裂割据局面,但是很短暂。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新疆建省,是清朝政府对历朝各代治理新疆的一次重大改革,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

  “中心—边缘”型国家社会较稳定,不易分裂

  从民族关系看,中国只有边疆,没有殖民地,这与近代非洲、亚洲、美洲等地区中西方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关系不同。历史上的汉族当过统治者,少数民族也当过统治者。如魏晋南北朝时的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羯人、羌人等都曾建立过众多的地方性政权,有些民族甚至曾统治整个中国几百年,又如蒙古族和满族,曾经是全中国的统治者。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中国疆域最为辽阔。这些地方性政权所辖居民,除了统治者民族之外,大多是汉人。因此,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近代西方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关系完全不同,不是殖民统治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而是兄弟民族的关系。

  从民族结构看,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不同。现代国家可分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两类,前者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民族国家”(Nation-State),即主体民族在人口数量和居住地域上占绝对优势,基本上是一个民族的国家,如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均属此类。多民族国家即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国家,目前,这类国家占绝大多数,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等。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结构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从民族构成的组合形式来看,可分为“中心—边缘”型国家和组合型国家两类。所谓中心,一是主体民族人口数量占绝对多数,二是经济和文化起着支配和主导地位。属于“中心—边缘”型国家的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组合型国家即主体民族在人口、地域、文化等方面不占绝对优势,在国家形成之时,是由若干国家组成联盟或联邦。前苏联基本上也是组合型的,是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等15个加盟共和国组合成的。前捷克-斯洛伐克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组成,前南斯拉夫是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6个共和国组成。“中心—边缘”型国家社会较稳定,不易分裂,只要主体民族内部不分裂,中央政权稳定,国家强大,国家就不会分裂。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除了国家强大、政治体制和法律完善之外,其“中心—边缘”型的民族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组合型国家不同,不管其国家是否强大,不管政治体制如何,都很容易造成分裂。属于社会主义体制国家的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和前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中国各民族的构成结构基本上是粘着型结构

  从民族构成紧密程度来看,可分为松散型结构与粘着型结构。所谓松散型结构,即一个国家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体系,行政区划以联盟或联邦形式组成,民族或族群边界比较清楚。比如,某共和国的居民以主体民族占多数,自主性较强,可聚可散,能合能分。前述前苏联、东欧等组合成国家大多如此。所谓粘着型结构,即国内各民族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局面,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没有明确的族群边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接触、迁徙、融合、涵化的结果。中国各民族的构成结构基本上可说是粘着型结构。松散型结构的国家中,由于各民族之间关系紧密程度较低,能聚能散,因而无论国家是否强弱,各民族分离或分裂的可能性都较大。而属于粘着型结构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难解难分,经济和文化上连成一体,每一个民族都难以从国家中分离出来。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结构,属于典型的粘着型结构,无论哪一个民族,都难以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分离出来,稳定性很强。比如,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在新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其他民族地区的状况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中央所强调并受到各民族干部、群众强烈拥护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