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徐州文庙整体复原初探

2013-01-04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徐州文庙整体复原初探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整体复原 原则与思路

论文摘要:在中国文化寻根与国学感悟热潮兴起的背景下,基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徐州文化建设的需要,徐州文庙应在目前局部遗存的基础上整体复原,并将其组织到城市空间中来.徐州文庙复原应当遵循整体性、原真性和阶段性原则,并赋予其合理的功能。

近年来,“寻根热”活动在中国大陆兴起,如黄帝祭祀大典、海外华裔寻根之旅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华寻根夏令营、中原姓氏历史文化寻根系列活动等.与此同时,百家讲坛的解读国学系列引导人们将目光重新集中到古经典著作穿越时空的思想上,一时间,感悟国学成为一种热潮.寻根热及国学感悟所倡导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必然折射到与之密切相关的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徐州文庙作为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其整体复原的必要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益凸显出来.

1徐州文庙的历史与现状

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辐射传播地.华夏文化从文化轴心时代起总体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传播.徐州虽为南北襟要,但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带,北界邹鲁,多受黄河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是徐州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徐州向南传播,而洒水是其传播的重要脉络.泅水源于山东洒水县陪尾山,经微山、鱼台、古沛、留城过徐州,又折向东南流经吕梁,下那,合沂、沐二水人淮河川.黄河文化随泅水人徐州,经汁水而向南.《庄子》记孔子在徐州吕梁观潮教育学生;《孟子·滕文公上》载孟子在宋邑彭城见滕子,首次提出“性善论”;老子与孔子多次在彭城西北八十里的“沛泽”交流过学术思想.由此可见,徐州虽然形成了以楚风汉韵为主的历史文化特征,但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齐鲁文化是楚汉文化的形成的重要源流之一

作为儒家礼教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的徐州文庙,始建于宋代,元代毁于战火,明清两代多次毁于黄河泛滥并重建.原文庙格局完整,按照朝廷对地方孔庙的要求而建.其选址“地址之恢,簧学之状,视旧宫有侈焉”建筑群共分三路五进庭院,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占地约2万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权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大成门前为洋池,左右为配殿,东南角为奎星楼这组建筑一直保存到文化大革命前.现仅存大成门、大成殿,位于徐州市区河清路第二中学校园内.

2徐州文庙整体复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1文庙整体复原的必要性

2.1.1激励城市文化自觉的需要文化寻根及国学感悟热潮反映了国人与海外华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意识和觉悟.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遗产,需要恰当的物质载体,当对文化的寻根与感悟能够在城市中找到寄托的场所时,就会激励起人们和整个城市的文化自觉,更加关注重视有关遗产的保护,自觉地投身于城市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2.1.2京杭运河文化线路整体申遗的需要京杭运河文化线路整体申遗工作已经启动,沿线各城市都在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人发掘、整理和保护.徐州黄河故道曾经作为古运河徐州段,必然要求对其沿线遗产予以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保护.

2.1.3徐州自身形象建设的需要徐州作为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当前正在努力塑造文化大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的形象,修缮复原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占建筑,有利于徐州自身形象的建设.

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像徐州文庙这样高规格的古代建筑群,不应该仅留下非常局部的片断以示后人,而应当将其纳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野,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人点,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在现存的建筑片段的基础上,对其形制进行整体的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