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明史-选举志》编纂考述

2013-02-26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在我国古代史书中,以“选举”立目,对官员的培养、选任和考核黜陟制度进行专门记述的,始于唐代杜佑《通典》;该书二百卷,共设九门,分别记述自上古至唐代中叶的典章制度;而《选举》门六卷,名列第二,排序在《食货》门之后;体现了作者对选举制度的高度重视。纪传体正史中设《选举志》,则始于北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之后,《新唐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皆有《选举志》。其中,《明史·选举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分别完成于万斯同一稿、王鸿绪二稿和张廷玉定稿,兹就各自特点及其地位简述如下。

清开史局修《明史》,虽始于顺治二年,但进入实质性修撰阶段,实始于康熙十八年。自此,由徐元文总裁,众史臣分工撰写,万斯同负责审定;“历十二年,而史稿粗就,凡四百一十六卷”[1](p287)。其中,《选举志》八卷,分别为:科目分上、下二卷,其中,上卷记乡试;下卷记会试、殿试,附载武科举。学校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记贡途,即国子监生之来源,包括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中卷记国子监;下卷记府、州、县、都司、卫、所儒学,附载宗学、社学和武学。荐举一卷,附载保举。铨选分上、下二卷,上卷记文官选任和考核制度;下卷记武官袭替、升授和选任之制,附载文官任子和宗室中举任职之制。全《志》共计四万一千余字,是为《明史·选举志》的第一稿;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开创了《明史·选举志》的基本规模,表现有二:一是初步确定了该《志》的内容框架;二是收载了有关明代选举制度各方面的基本史料,具有奠基之功。

其二,所收史料,主要取材于《明实录》、《明会典》等在当时看来已是第一手的明史文献,另有黄佐《南雍志》、王世贞《弇山堂别集》、王圻《续文献通考》、张朝瑞《皇明贡举考》等多种重要明史文献。史料来源可靠而广泛,为保证该《志》的撰写质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其三,总体上仍属草创之作.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结构设计尚不够合理,最明显的,是学校部分把“贡途”从府、州、县儒学和国子监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卷记述。而事实上,“贡途”既是府、州、县儒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子监生来源的主体;包括岁贡、选贡等在内的“贡途”状况,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二者的办学状况;故分开记述不利于充分表现这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其它部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情况。二是各卷质量参差不齐。八卷中,荐举一卷和铨选两卷较为成熟,不仅对相关制度做了初步的分类记述,而且对制度和史事的演变特点及原因也有所分析,如荐举卷指出洪武荐举与此后荐举之差异:“大抵明初重荐举人才,而自洪武以降,尤重举官之法。”铨选上卷指出政治败坏对人才的影响:“盖明之人材,一坏于毅宗之荡佚,再坏于神宗之废弛,迨门户起,其害相纠结者三十余年,至于国家丧亡而后止,皆万历间所酿成也。”都能给人一种有益的启示。但在内容归类上仍存在明显不妥之处,如“庶吉士”并非官职,却载于文官铨选卷;文官任子和宗室中举任职,皆非武职任职,却附载于武职铨选卷。而科目两卷和学校三卷,还基本处于按年代顺序编排胪列相关史料的阶段,对所载内容基本未予归类、分析和提炼,带有明显的史料长编性质。三是多有漏载、误载和记述不准确之处。故整体说来,万《志》仍属草创之作。

万氏《明史》成稿后,王鸿绪等人在此基础上,又经多年修改、润色和加工,于雍正元年,最终由王氏勒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并以“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明史总裁户部尚书加七级臣王鸿绪”的个人名义进呈于清世宗。[1](p288)其中,《选举志》三卷,即科目一卷,学校一卷,荐举、铨选合为一卷,字数约为二万二千左右,是为《选举志》的第二稿。此稿在《明史·选举志》成稿过程中起着转折性的关键作用,此后的定稿几乎完全承袭该稿而来。过去,人们往往忽视了该稿的地位,甚至有不少学者对王氏大张挞伐,指责其“攘窃”和对万氏《明史》妄加删削篡改。其实,从总体上看,王《志》与万《志》相比,不仅不是妄加删篡,而且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结构精练而近于完善。适应全书减少卷帙的需要,王氏对《志》文的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即在基本遵从万《志》大框架的前提下,把科目上、下两卷合为一卷,学校上、中、下三卷合为一卷,荐举一卷和铨选上、下两卷合为一卷,尽管这种合并仍有不尽合理之处,如荐举作为官员来源途径之一,似应与科举、学校等人仕途径并列,而不宜与专述官员选任及其考核黜陟制度的铨选合为一卷。但总体来说,上述调整还是合理的,从而使其结构精练而近于完善。如科举制的各级考试乃一有机整体,尤其是乡试、会试,在考试规定上许多内容完全相同,故合为一卷记述,更便于表现科举制度内在的有机联系;中央国子监和地方府、州、县儒学,在明代已形成联系空前紧密的官办教育体系,故合为一卷记述,也更便于表现明代教育发展的这一显著特点。另外,“庶吉士之选”和“宗室中举任职”,调到了科目卷,“文官任子”也调到了学校卷,真正做到了各归其类。特别是“文官任子”未入铨选卷的文官铨选部分,而入学校卷的国子监部分叙述,反映了王《志》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不同于前代,明代中后期文官荫叙制度,已从前代的直接荫职而改为以荫子入监为主,“荫监”已成为国子监生的重要来源和类别之一,故归人国子监部分叙述更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