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的编纂

2013-02-26

在后来具体编修的时间里,朱熹一方面按照其既往对《三礼》地位的认识以排列经传次第,同时又有意扩大对古礼资料的采编范围。这在朱熹的谈论中即有所体现,也引起后来学者的关注(如钱穆等)。如在另一《答潘恭书》中,即谈及此问题。朱熹说:“《仪礼附记》似合只德章本子,盖免得拆碎《记》文本篇。如要逐段参照,即于章末结云‘右第几章’,《仪礼》即云‘记某篇第几章当附此’。(不必载其全文,只如此亦自便于检阅。)《礼记》即云‘当附《仪礼》某篇第几章’。又如此《大戴礼记》亦合收入,可附仪礼者附之,不可者分入五类。如《管子·弟子职》篇,亦合附入《曲礼》类。其他经传类书说礼文者并合编集,别为一书。《周礼》即以祭礼、宾客、师田、丧纪之属事别为门,自为一书。如此即礼书大备。但功力不少,须得数人分手乃可成耳。”又说:“若作集注,即诸家说可附入,……若只用注疏,即不必然”,“分为五类,先儒未有此说。第一类皆上下大小通用之礼,第二类及国家之大制度,第三类乃礼乐之说,第四类皆论学之精语。第五类论学之粗者也。(《大戴礼》亦可依此分之。)”[18]

由以上的材料,朱子编纂礼书的宗旨与特点大体得以显现出来。

在这里我们再将前述朱熹所列《三礼》篇次与后来的《仪礼经传目录》和《仪礼集传集注目录》作直观地比较。

《仪礼经传通解目录》如下:

家礼:士冠礼、冠义、士昏礼、昏义、内则、内治、五宗、亲属记。

乡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义、投壶、乡饮酒礼、乡饮酒义、乡射礼、乡射义。

学礼:学制、学义、弟子职、少仪、曲礼、臣礼、钟律、钟律义、诗乐、礼乐记、书数、学记、大学、中庸、保傅传、践祚、五学。

邦国礼:燕礼、燕礼义、大射礼、大射义、聘礼、聘义、公食大夫礼、公食大夫义、诸侯相朝礼、诸侯相朝义。

《仪礼集传集注目录》如下:

王朝礼:觐礼、朝事义、历数、卜筮(缺)、夏小正、月令、乐制、乐记、王制(甲分土、乙制国、丙王礼、丁王事、戊设官、己建侯、庚名器上、辛名器下、壬师田、癸刑辟)。

显然,朱熹在礼书的实际编修中确实扩大了古礼文献的吸收范围,也就是不仅只限取材于《三礼》,而包括“其他经传类书说礼文者”,这在《仪礼经传通解目录》的序题文字中又有着更为清楚的说明,详见后述。

从而后流传的《仪礼经传通解》的样式来看,即如朱子的季子朱在《跋仪礼经传通解目录》所云:

先君所著《家礼》五卷、《乡礼》三卷、《学礼》十一卷、《邦国礼》四卷、《王朝礼》十四卷。其曰《经传通解》者,凡二十三卷;盖先君晚岁之所新定,是为绝笔之书。唯《书数》一篇,缺而未补;而《大射礼》、《聘礼》、《公侯大夫礼》、《诸侯相朝礼》八篇,则犹未脱稿也。其曰《集传》、《集注》者,此书之旧名也,凡十四卷。为《王朝礼》而下《卜筮篇》亦缺。余则先君所草定,而未暇删改也。至于丧、祭二礼,则尝规模次第,属之门人黄榦,俾之类次,他日书成,亦当相从于此,庶几本书本末具备。[19]

又元代方回《桐江集·读朱文公礼仪经传跋》中所云,使我们对《仪礼经传通解》的基本样式有所了解,他说:

朱文公取《仪礼》十七篇,分配门类,广掇诸书,充衍其义,已成者家礼、乡学礼、邦国礼,有《仪礼》以为之经,而诸书之不出于《仪礼》者,亦揭之以为经,低一字而书之者为之传,有注或疏,间断以已见,名曰《仪礼经传通解》。王朝礼无经而有传,名曰《仪礼集注》,盖为未成书也。尝属黄勉斋续为丧礼、祭礼,勉斋后成丧礼矣,祭礼已稿未成,其门人三山杨复,号信斋,续成祭礼,皆以《仪礼》,或诸书为经,它为传,皆名曰《仪礼经传通解续》。[20]

最后,我们再把《仪礼经传通解续》的篇目列举如下,以见全豹。

丧服、士丧礼(上、下)、士虞礼、丧大记(上、下)、卒哭祔练祥禫记(吉祭忌日附)、补服、丧服变除、丧服制度、丧服义、丧通礼、丧变礼、吊礼、丧礼义、丧服图式目录。

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诸侯迁庙、诸侯釁庙、祭法、天神、地示、百神、宗庙、因事之祭、祭统、祭物、祭义。

可以说,造就一部具有备览性质的礼典大全,以应当朝之需,是朱子最大的心愿。如果说汉代的郑玄是以通注《三礼》的方式,对传统礼经礼典作了一次注疏式的整合,那么朱子则是以经传合编,汲纳百家言的方式,对古今礼典进行了一次更为全面的整合。《仪礼经传通解》本身,与其说是一部礼书,毋宁说是带有体系性的礼仪大典。如果从以礼为法的角度来说,朱熹编撰此书的目的还在于齐整世间风俗,重建理想的礼仪化社会生活,各种礼仪典范尽收其中,其价值在于整体性。

二、《仪礼经传通解》的基本内容

朱熹在《仪礼经传目录》下,称引班固《汉书·艺文志》、刘歆、贾公彦等人说法,对《仪礼》的由来有所说明。又在篇第目录之下,有一些序题性文字,除了称引郑玄《三礼目录》中的说明行文字之外,还附以一些必要的说明,从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出朱熹编纂《通解》一书的意旨所在。现择录其文如下:

《士冠礼》第一:大、小戴及《别录》皆此为第一,今仍旧次,而于其文颇有所厘析云。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