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美国早期生态观的历史考察

2013-02-26

欧洲殖民者从一踏上新大陆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印第安人逼迫到了弱势地位。面对欧洲强势文化的入侵,由于缺乏有识之士对历史进行真实而详尽的记录,印第安文化日渐式微,土崩瓦解亦在所难免。起先,淳朴的印第安人还对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示好,教他们如何建房、耕种、狩猎等实用生存技巧以度过北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但是,这些土著居民用良知和善意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白人倾巢而出,烧荒、伐木、狩猎、开矿,破坏植被,浪费资源,为所欲为;而印第安人自己却被驱赶到日益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劳作,朝不保夕。

几经周折,英国人于1620年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9年之后,马萨诸塞殖民地也随之建立。17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崇尚基于4“F”思想的“资源掠夺型”经济:即把森林( Forest )、皮毛( Furs )、鱼类( Fish )和农场( Farms )一并收入囊中,直至榨取其最后一点价值。他们是这样一群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新教徒( WASP ):勤劳肯干,追求自由,我行我素,富于幻想,而美洲的大发展正迎合了他们不顾一切攫取利润的心理取向。

随着欧洲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介入美洲人的生活,市场竞争、自我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等新兴观念便迅速席卷了殖民时期的美国社会。欧洲殖民者天真地认为美洲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他们强调的“人类独尊”思想更加剧了定居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殖民经济的大发展对新大陆的环境保护而言无异于自戕——这股恶性膨胀的生态冲击波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森林砍伐量增多等恶果在东部地区日趋显现。到1800年前后,新英格兰的风光已与昔日欧洲旅游者的迷人描述大相径庭了:殖民地的重工业生产区,到处是是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尘烟滚滚,噪声隆隆,垃圾遍地,哪里还有当年阳光、绿地和清流的影子?新英格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已被活生生地拖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洪流,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19世纪初的美洲见证了印第安人自发环保实践的无奈终结。

二、两种生态观碰撞所引发的环境?危机

纵观17、18世纪的北美大陆,狩猎,特别是对海狸、水牛和鹿群等动物的狂捕滥杀,俨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欧洲人刚踏足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约有6000万只海狸。海狸同人类一样,属哺乳动物,它们全身是宝,尤因其皮毛在欧洲备受青睐,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也不免招来杀身之祸。春夏季猎杀海狸时,设置陷阱即可奏效,而冬季的猎杀过程通常要繁琐一些,欧洲猎人们先是拿着利斧在事先选定的几十处海狸可能藏身的地方破冰,然后再放猎犬追赶猎物直至逮获;然而,如此肆意妄为的猎杀行动多数时候却并非只是为了充饥——人们想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海狸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长期对海狸无节制的捕杀并没有引起欧洲定居者的足够重视,按照其“一切为了发展殖民经济”的惯性思维,环境所受的破坏性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严格控制海狸捕杀数量以及限定其狩猎季节等生态保护政策的最终出台却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

相反,作为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历代印第安人却从未对海狸的种群构成过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生态原则:人们狩猎只因果腹之需。印第安人保持着一系列世代相传的狩猎仪式,旨在与海狸等猎物有心灵的交流,这无不透露出美洲土著为保持与动物界的和谐相处,对所捕杀的动物表示敬意和祈求宽恕的良苦用心。在米克马克人心里,狩猎不是人类对动物界的战争,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食物或追求利润而对其进行的疯狂掠夺。鉴于此,他们从未囤积过海狸皮,够吃够穿也就满足了。米克马克部落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因而断定动物能与人沟通交谈,进而心灵相通。印第安人与自然能达到如此超脱的和谐境界让我们这些奢谈环保的现代人委实艳羡不已。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