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一年,英侵略军加紧进军我国,两广军门特颁告示,称现正国家用人之际,凡有一技一能者皆可接纳。三月二十八日,丁拱辰将其所著《演礮图说》和象限仅一具,奉献军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朝廷令靖逆将军奕山、两广总督祁贡专门查明此事。奕山、祁贡奉命亲往广东燕塘地方,视察炮台炮位,观看炮手朝夕演习,得出的结论是“尚为有准”。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奕、祁呈上圣鉴,“兹将丁拱辰所著原书及该道西拉本更订数条各缮一册,先附报便咨送军机处。”军机处于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将原书及更订之本附报进呈”。当时清朝诸朝贵看出《演礮图说》是部很有价值的书,评价极高,认为此书“图说相辅,如指诸掌,其中备详立表测望之理,参以中西算术,且俱亲历演放试验不爽,实为明张涛西洋火攻图说及近世火龙経诸书所未逮至。”[10]“中国人言外国炮者以此为权”[11]。有人为它作序, 有人作跋, 有人写前言。《演礮图说》中所阐述的炮法, 在军中很快就被广泛采用,“演礮要法另拟图说数则,言简意赅,刊刻多张,悬挂炮台,俾人人易晓,现在驻守各台壮勇,俱能深明其法”。[12]在实践中,丁拱辰认真加以修订补充,于道光二十三年重刊问世,定名为《演礮图说辑要》。因献书有功,丁拱辰被赏给六品军功顶戴,但他无意于仕途,见海氛平息,于道光二十四年挈眷归泉州静居。道光二十九年,丁拱辰应钦差大臣赛尚阿之聘,携胞侄丁金安到广西桂林监制火炮,共铸造1000斤至8000斤不等的大小火炮106门,全部演放有效;所制的抬枪、乌枪、火箭、火喷筒、火药等器,全部适用。在广西期间,丁拱辰还根据铸炮和演练炮兵的实践经验,又著作了《演礮图说后编》2卷64篇,绘图81幅,于咸丰元年在桂林刊刻付印。由于监制有功,丁拱辰被进升为知县留原省补用,并赏给五品花翎顶戴,但他无心仕途,在完成铸炮和教习演练之后,便回归故里。咸丰三年,御史陈庆镛复请将《演礮图说辑要》书进呈,交给王大臣僧格林沁阅看,僧格林沁看完之后备加赞扬,令“送部引见候旨录用”。同治二年李鸿章巡抚江苏,龚显曾以丁拱辰材艺荐李鸿章,李鸿章对丁十分器重,委派他随身赴沪襄理洋器炮箭。在此期间,丁拱辰又绘图撰说,著《西洋军火图编》6卷约12万字,附图150幅。由于丁拱辰的工作,我国清时火炮的铸造、使用及理论研究基本齐备,正如番禺人张维屏所说:“君所著书,于铸炮、用炮之法,精且备矣。若夫用以克敌,用以奏功,则在乎将能用兵,兵能用命者。”[13]
《演礮图说辑要》共4卷49篇,附图110幅。卷之一为演礮差高图说、举重等第各图说和滑车绞架诸器与礮图说。此卷是丁拱辰最初写出的部分。卷之二主要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介绍美国、法国、英国的炮式及图注;其二是阐明用炮之法,特别是把数学知识、象限仪用法运用于炮法之中,这方面的内容在全书中占居很可观的篇幅,也是此书科学价值最高的部分。此外还介绍了配用火药弹子、量炮和立靶等法。卷之三主要介绍构筑和安置炮台、铸造炮弹和炮位、西洋各式火弹、西洋炮台、西洋制炮用法等,此外还对西洋养兵习武、助胆良方等炮术,以及炮法疑问等作出解答 。卷之四为西洋炮架图注、西洋量天尺图解、西洋战船和西洋火轮车火轮船图说,还阐述了变通筹备久远之策等。全书内容十分丰富,但都明确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即怎样用炮,讲求“用之之法”。
二
会不会打准?怎样才能打准?这是演炮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演礮图说辑要》所阐述的炮法炮术,正是在“以期中肯”上做文章的。丁拱辰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1、演炮立表
中华有炮,为时已久,但所铸之炮在使用时,往往难期中肯,这是为什么呢?丁拱辰指出:“国家承平二百年,各营炮位,虽于春秋二季照例演放,因匠氏制造头尾周径不能算合,使演铸者不知中线高差之数,而测视之目线,与发弹之中线,表里不符,逐有交差,弹发高越,难期中肯”。[14]
演炮差高问题,即由于炮头炮尾周径大小不一样导致“目线”与“中线”不平行而产生差高,这是中华之炮难期中肯的关键原因。丁拱辰在《演礮图说辑要》中多处论述此因。为了解决这关键问题,丁拱辰主要是通过中西比较的途径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他说:“夫西洋制物,恒遵勾股,立表测望,期于必合。况炮为兵家要用乎。夷炮之多中,非恃千里镜测视,其制造演放,皆准乎法也。”[15]“西洋人……制造之巧 ,测量之精。……凡诸测天量地之器,无非籍立表以测望。其立表之式,多不一律,或方、或圆、或罅、或平,或安垂线,或窥长管,其式至繁,皆谓之立表。一切测量之方,总期尺寸相对,目线相切,合于度数,纵差毫厘,定谬千里。……最为有准之佛兰西长炮十四位,内有二位加尖四角表,余十二位,虽不加表,而炮上正中有钻一孔,乃加厚薄尺为表之用。”[16]
也就是说,丁拱辰看到了解决演炮差高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立表。举个例子,如有一门炮,身长5尺6寸,头半径5寸8分,尾半径7寸5分,显然,由于炮之头尾径不一,其目线与中线不平行,演放时就会产生差高。丁拱辰算得“头较尾差低一寸七分,将一寸七分为实(被除数),炮身长五尺六寸为法(除数),归之得尾至头,每尺低三分”[17],即(7寸5分—5寸8分)/5尺6寸=3(分/尺)。若用此门大炮演放,炮弹从炮口发射出去,炮腹中线自引门内以外,每尺中线比目线高近3分,每丈中线比目线高近3寸,出至2丈5尺,此时中线高近目线7寸5分,则中线在目线之上,渐远渐高。自交合之外起算至100丈,差高3丈。丁拱辰不但找到了差高的原因,而且还用立表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倘若在此炮炮头之周,安上一表,厚1寸7分,再加上原来头径,就是7寸5分(5.8+1.7=7.5),相当于头尾之径相等,则自引门后测视对靶,此时目线与炮腹中线平行,从炮口一直至靶,就无差高之失了。这样,测视之标准,只要凭目线就可以了。若击近目标,因弹子初出口之时,劲力直达,直瞄就可击中;若击较远目标,由于炮弹本身的重量,相距渐远,会使弹子渐坠,则按坠数若干,加高以补之。“辰前所献加表之法,与西洋吻合。于是嘱辰雇募壮勇,……将中西炮式立靶分别远近,督率壮勇,加表演试,中靶者多,……使尽人皆知中线之差高,加表爰成法,当心演试,务求有准。庶知弹子所去远近不同,渐远则渐加高补坠,不至固执一律测视。”[18]显然,加表之炮,对于击近目标,既准确又方便。对于那些不加表之炮,则要从加表的这种做法中明了其道理,在实施演放时要认真推算因炮身头尾径之差所引起的“中线差高”和因炮弹重量所引起的弹坠,更用象限仪测量高低,计算弹发坠数。这里,有二点是丁拱辰特别强调的,即要“如法度量计算”,“必籍推算”;经常训练,熟悉各炮性能,摸索出规律。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李约瑟与浙江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