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文帝时,为了抵御匈奴对西北边郡的侵扰,晁错倡议募民实边。他认为从内地征发来的戍卒,每年一换防,对匈奴人的习性不了解,不如募民到空虚荒凉的边塞定居,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家产和稳定的生活之后,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会奋起抵抗匈奴的侵扰,“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从而起到保卫边疆的作用。为了吸引民众前来边郡定居,晁错主张要先为他们创造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设立城邑、建造房屋、提供衣食和农具等等,对移民“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10]具体作法是:
臣闻古之徙远方以实广虚也,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屮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轻去故乡而劝之新邑也。为置医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11]
我们不知道当时移民的规模有多大,也不知道事先为移民建造城邑和居室的是服役的士卒还是另外征发徭役,但根据史书的记载可以肯定,晁错的建议确实得到汉文帝的采纳并得以实行。移民的衣食和农具可能都是从内地调运而来的——因为在募民实边的同时,晁错又提出入粟拜爵的建议,也被汉文帝接受。随着入粟拜爵政策的推行,大量粮食输往边塞地区,既为边塞地区的军事活动提供了补给,也为移民提供了物质保障。[12]
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将西北地区大片疆土逐步纳入到汉朝的郡县体系中来,并不断迁来大批移民,大规模的屯田也迅速展开。[13]在边塞实行屯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就地解决军队的补给问题,节省从内地长途转运的费用,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更重要的是,有迹象表明,通过军屯开垦出来的土地,有的被转给移民,成为他们在边塞安居和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基础。汉武帝晚年,搜粟都尉桑弘羊等大臣曾奏请派屯田卒在轮台以东实行屯田,“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14]也就是说,通过军屯开垦土地并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便召募百姓前来以此为基础“益垦溉田”。虽然桑弘羊在轮台以东屯田的建议未获武帝采纳,但是这种将屯田的成果转化为移民的物质基础的作法在当时大规模移民过程中应该是早已付诸实践了。[15]这种作法确实比较经济实用,显然是晁错募民实边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居延汉简中有大量向戍卒家属提供廪食的记录。这些戍卒的家属为什么会从内地来到边塞?官府为什么要向他们供应口粮?如果联系到下面这些“新占民”的资料,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迹候备盗贼寇虏为职乃丁亥新占民居延临仁里(E.P.T68:35)
乃四月戊子新占民居延临仁里□[/](E.P.T68:47)
府记曰遣新占男子刘迁代燧长[/](E.P.F22:648)
[/]新占男子丘常□(E.P.F22:656)
“占”即“占书名数”,也就是在当地著户籍。“新占民”即新在当地著籍的平民。从上述简文的内容来看,这些人仍参与边塞的防御,尤其是简E.P.F22:648表明,有些“新占民”还被任用为燧长。燧长是防御系统最基层的小吏,应该由年富力强、能书会计,且对边塞各项制度比较熟悉、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16]因此,这里的“新占民”很可能就包括那些接受官府廪食的戍卒家属。戍卒戍边是有一定期限的,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年。这些接受廪食的戍卒家属很可能就是官府召募而来的,他们随同戍卒一同来到边塞,当戍卒戍期届满后,他们便留在当地,“占书名数”,成为“新占民”。官府除向他们提供廪食而外,可能也提供房屋、田地、生产工具等,为他们能够在当地定居创造生产生活条件,“能自给而止”。
相关推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