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2013-03-07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现代经济,这个从海风走来的“怪物”,诞生时即铸就了其不安分,甚至张狂的秉性,在全世界不断地寻求和开辟它发展的空间。

作为现代经济的载体——西方资本主义从16世纪起即开始了其全球化的历程。16世纪上叶至19世纪上叶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轫阶段。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的明清时代。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扩张不同,中国经济出现了内向化演进的趋势。正是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态势,导致了中外经济迥然不同的结果。

西方通过世界市场不断进行扩张,中国传统社会消极保守的“绝缘化”政策导致落后,由中心逐渐边缘化。从唐的强盛开放、两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到明清的几度禁海闭关,市场发展渐被遏制,经济活力沉寂下来,趋向落后。明代至清中期的14世纪至18世纪,中国处于“中心”向“亚边缘”的过渡期,清中叶18世纪至19世纪上叶中国由“亚边缘”沉沦为“边缘”地带。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和被迫开放,使中国的边缘地位更为明确。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轫

全球化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或学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西方理论界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全球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视野)。但作为一种历史运动则起源于地理大发现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扩张。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这种国际间相互影响、制约及互动的趋势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变革的主流。

全球化从狭义上讲,是指相对封闭、孤立的国家、地区开放,融化人世界整体运动的过程;从广义上讲,是指全球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扩大,国际间的合作、影响及互动日益强化,从而使得具有人类社会共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样式日益成为世界性普遍意义的标准,并逐渐普及、推广至全球的态势和倾向。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自然的历史演进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也是全球化的先行者。

经济全球化即是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在世界市场持续拓展的条件下,各国经济不断地从分散、孤立的状态中摆脱、解放出来(这种摆脱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被强力牵引、拉曳出来),其经济活动日益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统一性的倾向。

16世纪上叶至19世纪中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轫时期,其基本特征为在海洋航运世界贯通基础上欧洲工业品的全球性扩张,并出现了一定的生产原料国际流动的趋势。但由于现代航运、现代通讯还没有出现,这种全球化的程度十分有限,少有生产、资本的全球化。

资本主义具有扩张的本性,从它一开始诞生就有将消费、生产、分配等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趋势,而在这三者中最早出现的是消费品全球化。16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列强扩大东西方贸易,其制造品跨出欧洲、走向世界的时代。据统计资料显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亚洲贸易,1665年从孟买、马德拉斯、孟加拉和东南亚等国进口丝、茶、陶瓷器、日本铜、棉织品、棉纱小豆蔻等总额15.88万镑,1720年增至58.05万镑,增加了近3倍。1660年向亚洲出口金银、一般商品和宽幅毛织品总额6.84万镑,1710年增至50.S9万镑,增加了7倍多,其中宽幅毛织品出口额增长了近10倍①。工业革命后西欧工业品的全球化销售迅速展开。世界生产贸易的增长比较:1720—178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1.5,世界贸易增长为1.1,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为0.73;1840—186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3.5,世界贸易增长为4.84,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为1.38;1860—1870年世界生产增长为2.9,世界贸易增长为5.53,世界贸易与生产增长之比达1.91,②世界贸易的增长是世界生产增长的近2倍。生产原料的国际交流在现代经济发轫时就有了,但主要在欧洲国家之间进行。18世纪至19世纪初随着西欧列强海外殖民地的建立,出现了亚洲、美洲、澳洲等地区生产原料、半成品流向欧洲被加工为成品的现象。例如,英国的棉布印染业靠进口印度坯布得到发展,其毛纺织业的大量原料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羊毛。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有少量的资本输出至殖民地地区的情况,但在整个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很小。伴随着商品和炮舰的扩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工业品几乎渗透到全世界各大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