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按户品出钱不同于汉代的户赋。汉代的户赋,凡卿爵以下的民户都要缴纳,不分户等,按户平均征收,而且户赋的数额不足百钱。[7]
此处按户品所出的钱与吴简中的“訾”(户赀)也不可能是同一种税,两者数额相差太大。走马楼户口簿籍中带有“右某家”及“凡口”字样的简,除了人口及口算总数的统计之外,后面几乎都有“訾若干”的记载,“訾”从数十到上千不等,以“訾五十”居多(如简2907,2916),最少有“訾十”(简1626)、“訾二十”(简5442)者,最多有“訾一千”(简948)、“訾五千”(简10392)者。“訾若干”所提到的数目与上述按户品出钱的数目无法吻合,因此可以断言,二者不属于同一种税。
三、吴简中所提到的户品名称
吴简整理者将按户品出钱称作“户税”,而将吴简中出现的调布、调麻、调各种兽皮等等称作“户调”,指出:
当时征收与户等有关的赋税,根据税种存在二种不同的标准:户税根据旧标准(即所谓“故户”),分三品收钱;户调根据新标准,分九品收物。……户分三品属旧制,是为户税而设;户分九品属新制,是为户调而设。二者没有矛盾。
当时户分三品,并按户品出钱,这在吴简中有明确记录,无可怀疑。但论者看到吴简4233“ □女户下品之下不任调 ”一语,其中有“下品之下”和“调”,于是便认定吴简中所到的“调”就是与曹魏户调制类似的户调,而且是按九等户品征收的,这纯属推测性质,并无充足证据。
如果说简4233中的“下品之下”是户分九品的证据,是九品户中等级最低者的名称,那么,九个户品的名称由高到低应依次为:上品之上,上品之中,上品之下,中品之上,中品之中,中品之下,下品之上,下品之中,下品之下。
如所周知,户籍簿是官府征派各种赋税徭役的重要依据,理应详细列出各户的品级。如果当时确有户分九品的作法,在户籍类簿籍中肯定应该有所反映,然而,遍查所公布之上万枚吴简,在登记与统计户口的简牍中,只有“上品”、“中品”、“下品”三个与户分三品有关的名称,另加一个“下品之下”,如:
一户上品(1365)
其二户上品(5324)
其二户上品(5492)
以上为“上品”简。
其六户中品(5426)
其九户中品(5433)
其二户给库吏中品(5472)
以上为“中品”简。
右卅六户下品 (1238)
下一篇:论唐代的虚估与实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