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品

2013-03-18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内容提要]吴简中的普通民户按财产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3个等级,而一些赤贫户则被划在这3个等级之外,称为“下品之下”。吴简中的“调”,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既无资料证明吴简中大量存在的调布、调麻、调皮等记录与户品有关,也没有证据证明户分九品之说。当时“下品”及“下品之下”户非常贫穷,官府可能有意安排这些民户从事“给吏”、“给卒”之类特殊徭役并减免其赋税负担,起初未必有歧视他们的用意,但具有特殊意义的“吏户”、“兵户”,可能却由此在三国后期逐渐形成。

[关键词]户品,三品,下品之下,调,徭役

一、前言

走马楼吴简中保存了大量与户品有关的资料,[1]涉及某些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关于当时的户品分为几等,目前尚无定论。汪小烜先生注意到吴简中“目前所见户等只有上品、中品、下品、下品之下四种”,未做具体分析。[2]张荣强先生认为“所谓‘下品之下’是说财产最少,或者说最贫穷那种人,并不是说下品之中又分为三等”。[3]本文赞同张荣强先生的上述观点,拟做进一步讨论,同时对户品与“调”、户品与徭役之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二、按户品出钱的记录

吴简中有按户品出钱的记录,这些记录所提到的户品只有三个,即上品、中品和下品。目前所见到的上品出钱记录共有17例,[4]释文比较完整者所提到的钱的数目都是“一万二千”,例如:

都乡男子脩故故户上品出钱一万二千侯相  (171正)

都乡男子黃旱故户上品出钱一万二千侯相 (430正)

目前所见到的中品出钱记录共有18例,[5]释文比较完整者所提到的钱的数目都是“八千”,例如:

模乡大男盖转故户中品出钱八千临湘侯相 □  (1518)

模乡大男周待故户中品出钱八千临湘侯相 □  (1525)

目前所见到的下品出钱记录共有3例:

□真故户下品出钱□千□百九十四侯相  (381正)

户下(?)品出钱四千 (476正)

下品出钱二千四百临湘侯相 …… (1400)

下品户出钱不像上品和中品那样有固定的数目,简文中有“四千”和“二千四百”等不同记录,估计下品出钱最高不会超过“四千”。户品越高,出钱也越多。吴简整理者最初将1400和1407号简中的“出钱”释为“税钱”,故将按户品出钱称为“户税”。[6]此种赋税究竟属于固定赋税还是临时摊派?以及其实际名称如何?目前还不清楚,但由此可以肯定,当时确有将户品分为三等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