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依据目前材料可分为三个区域和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三个区域和四个阶段均发现有丰富的史前稻作农业遗存。
三个区域是指以河南中、东和南部为代表的上游地区,以安徽中北部为代表的中游地区,以鲁南、苏北为代表的下游地区。
以距今9000-7500年为第1阶段,上游地区以贾湖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小山口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尚未发现这个阶段的遗存。
以距今7100-5000年为第2阶段,上游地区以大河村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侯家寨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黄淮地区以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以龙虬庄文化为代表。
以距今5000-4500年为第3阶段,上游地区以谷水河三期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为代表。下游地区这个阶段北部黄淮地区以大汶口文化花厅类型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为文化间歇期。
以距今4500-4200年为第4阶段,上游地区以王湾三期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造律台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这个阶段北部黄淮平原区以龙山文化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仍为文化间歇期,有少量良渚文化和造律台文化遗存分布,被称为“文化走廊”⑸。
这一带在新石器时代为传统稻作农业区,全新世高温期中几次降温事件期间,又同时存在着粟作农业,成为稻粟混作农业区。进入全新世后期,特别是秦汉以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这一带才逐渐成为粟作农业区,稻粟混作农业区推移到了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虽然这一带不象沿长城农牧交错地带对气候变化那么敏感,但其生存模式的变化具有反映这一带全新世环境变迁的指示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第2阶段的稻作遗存,为我们系统了解淮河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从现有研究的结果材料来看,在时间上较早的双墩和侯家寨的水稻印痕的样品中,同时有粳稻、籼稻和中间型并存,时间上稍晚的红墩寺的样品中的水稻印痕均为粳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种植的水稻,已经开始了向偏粳方向的演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偏粳的特征由少渐多,到晚期完成了粳稻特征的定型化,这是人们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对水稻的品种进行长期优化选育的必然结果,与淮河下游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第4层即距今5500年左右即以完成粳稻特征的定型化是一致的。
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起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已经基本确立,文化面貌已被世人所了解。淮河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只是距今两千年以来的事情。万年以来的全新世时期,这一分界线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而不时的南北摆动,先民们的栽培对象和耕作方式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进而使考古学文化的面貌甚至考古学文化的主体都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在距今九千年前,黄淮地区就同时存在稻作农业与粟作农业两种耕作方式,其分界线大约在北纬33°与34°之间。在全新世大暖期期间,这一分界线进一步北移,但在几次降温事件中,又几度向南摆动,直到全新世大暖期结束,才大体稳定在北纬32°左右淮河干流 一线。
近年来,地处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游的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和下游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分别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丰富的稻作农业遗存,从而为研究中国乃至亚洲稻作农业的起源、演化、传播及环境变迁等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增加了有力的实物证据。因此也更令我们相信安徽境内的淮河中游地区也应当存在早期稻作农业遗存。鉴于此,我们2001 年 10 月对安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稍早阶段的定远侯家寨、蚌埠双墩、霍邱红墩寺等遗址进行了短期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批保存甚好、具有鉴定特征的稻壳印痕,为研究淮河中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一、 淮河中游地区史前稻作遗存新发现
1、 双墩遗址
该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北郊小蚌埠镇双墩村北侧,南距淮河 5 公里,是一处侯家寨文化早期遗存,距今年代为 7107 至 6759 年⑴。 此次发现了12个稻壳的印痕,其中可以判断其类型的有9个,其中2个为阔卵形,长宽比为2.0-2.14毫米,判断为粳稻,占22.2%,4个为籼稻,占44.4%,3个为中间型,占33.3%。
下一篇:湖北恩施“西瓜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