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侯家寨遗址
侯家寨遗址位于定远县西南七里塘乡袁庄村东北土岗上,北临枯河,北距淮河约40公里。该遗址于1977年发现,1985年春和1986年秋进行两次发掘,分为早晚两期文化。据碳14测定,侯家寨一期文化距今6900年左右,二期文化距今为6000—5200年。由于其较为独特的文化面貌,发掘者将其命名为侯家寨文化⑵。 在侯家寨遗址调查时,在地层剖面上和地表采集到大量陶片、动物骨骼、残石器等,还在遗址东侧水沟西壁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采集到一些经轻度烧烤的草拌泥块,因采样点上文化层破坏殆尽,这些泥土块多采自下文化层,红烧土块则有的采自文化层,有的采自地表,但无疑均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在侯家寨的草拌泥土块和红烧土中,共发现了28个样品,29个稻壳的印痕或草拌泥土块中夹的稻壳中填充的米粒状土粒,其中可以判断其类型的有27个,9 个为粳稻,占33.3%,11个为籼稻,占40.7%,7个为中间型,占25.9%。2个标本因残缺较甚无法判断其粒型。
2、 红墩寺遗址
红墩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霍邱县,淮河之南,该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到西周不同时期的堆积。尽管地表散落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时期的遗物,但我们选择的采样点却未见西周时期的文化层堆积。根据采集到的新石器时代陶片观察,其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夹蚌和夹炭陶,火侯不一,应有早晚的差别。该遗址曾进行过试掘,发掘者认为第一期文化比侯家寨上层阶段略早,相当于侯家寨遗址早晚之间的阶段,距今约6000年,如若是,则红墩寺第一期与濉溪石山子遗址大体相当,第二期文化相当于侯家寨上层,是属于侯家寨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⑶ 。在红墩寺的土块和红烧土中,共发现了11个样品,12个稻壳的印痕,其中可以判断其粒型的有8个,全部为粳稻。另有4个标本因残缺较甚无法判断其粒型。
二、对新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史前稻作遗存的初步认识
本文所分析的三处遗址,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是侯家寨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年代范围为距今7100-5200年,基本上代表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面貌。⑷。 通过对新发现稻壳或印痕的形态学观察,得到以下初步认识:
根据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稻壳印痕及残存稃片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印痕上有明显的纵沟1或2条,这些纵沟是由稻谷粒稃片上两条隆起的纵脉棱在红烧土上保留下的压痕。其次,印痕表面有程度不同的圆形或乳头状突起,这实际上是稃外表面突起间隙在红烧土表面形成的负相。在对侯家寨样品的残余稃片的电镜扫描照片中,发现有清晰的典型粳稻的双峰乳突。从扫描电镜下观察,侯家寨HJZ17稻壳稃片双峰乳突显具粳稻特征,但同一标本稻壳中填充的米粒状土粒,粒形窄长,显具籼稻特征。红烧土中稻稃残片,其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形态特征与现代栽培稻稻壳十分相似。
以上说明,我们在双墩、侯家寨和红墩寺遗址采集到的红烧土中所含的稻壳印痕及其残存稃片无疑是属于栽培稻的稃片及印痕残片。这次调查所获资料虽然并不甚丰富,但也可为我们认识淮河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淮河上中下游稻作农业的关系、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关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淮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依据目前材料可分为三个区域和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三个区域和四个阶段均发现有丰富的史前稻作农业遗存。
三个区域是指以河南中、东和南部为代表的上游地区,以安徽中北部为代表的中游地区,以鲁南、苏北为代表的下游地区。
以距今9000-7500年为第1阶段,上游地区以贾湖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小山口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尚未发现这个阶段的遗存。
以距今7100-5000年为第2阶段,上游地区以大河村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侯家寨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黄淮地区以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以龙虬庄文化为代表。
以距今5000-4500年为第3阶段,上游地区以谷水河三期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为代表。下游地区这个阶段北部黄淮地区以大汶口文化花厅类型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为文化间歇期。
以距今4500-4200年为第4阶段,上游地区以王湾三期文化为代表,中游地区以造律台文化为代表。下游地区这个阶段北部黄淮平原区以龙山文化为代表,南部江淮平原区仍为文化间歇期,有少量良渚文化和造律台文化遗存分布,被称为“文化走廊”⑸。
这一带在新石器时代为传统稻作农业区,全新世高温期中几次降温事件期间,又同时存在着粟作农业,成为稻粟混作农业区。进入全新世后期,特别是秦汉以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这一带才逐渐成为粟作农业区,稻粟混作农业区推移到了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虽然这一带不象沿长城农牧交错地带对气候变化那么敏感,但其生存模式的变化具有反映这一带全新世环境变迁的指示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第2阶段的稻作遗存,为我们系统了解淮河流域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从现有研究的结果材料来看,在时间上较早的双墩和侯家寨的水稻印痕的样品中,同时有粳稻、籼稻和中间型并存,时间上稍晚的红墩寺的样品中的水稻印痕均为粳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种植的水稻,已经开始了向偏粳方向的演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偏粳的特征由少渐多,到晚期完成了粳稻特征的定型化,这是人们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对水稻的品种进行长期优化选育的必然结果,与淮河下游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第4层即距今5500年左右即以完成粳稻特征的定型化是一致的。
下一篇:湖北恩施“西瓜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