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开放伴随社会民主进程一路走来,从波尼法西奥提出档案馆的性质应该是公开的,到法国大革命中的档案人权宣言,档案开放历经坎坷,直到现在形成相对较完善的机制。但即便是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现在,档案的开放仍然备受限制。按照我国现行档案法律,档案利用采取公开—封闭—公开的模式。即有些档案还是现行文件时是可以提供给公众利用,如现行文件中心提供的“档案”,但当这些文件进入档案室或档案馆时,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就必须等到形成满三十年后方才开放利用。这种模式的科学性值得探讨,因为现行文件公开提供利用,目的就是为公众服务,让其了解其内容,既然已经公开,这些信息就应该属于共享的信息,这种共享就应该具有永久性,更何况已经公开了的信息,根本做不到也没必要对其进行封闭。因此,这些文件作为档案进入档案室或档案馆后应该直接作为公开信息提供利用。
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开放时间问题,《档案法》应明确规定在现行文件时期已经向社会公开的档案不受三十年的限制,属于自形成起就向社会开放的范围。目前我国档案开放力度明显弱于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这就要求加强档案开放的力度,在不威胁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做到政府信息与档案开放同步发展。
注 释:
① [加拿大] 特里·库克:《1898 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 年版。
参考文献:
1、韩立珍等:《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信息公开的探讨》,《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二期。
2、陈晴:《试析政府信息公开队档案工作的影响》,《兰台世界》2008年第四期。
下一篇:档案属性、理论建构与学科形象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