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探究《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的编制及有关思考

2013-01-15

《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防灾备灾、紧急应对和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备灾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建筑考量、容灾备份等方面的内容,紧急应对主要涉及人员疏散、档案转移和紧急处置,恢复重建则包括损失评估、重建规划、馆舍重建、档案抢救、系统恢复等主要内容。这里仅就各部分中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一点简要补充。

2.1风险评估、建筑布局和应急预案

(1)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档案馆的安全风险评估。应对危机、化解风险,首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危机和风险的存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海恩法则充分阐述了“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征兆往往容易忽略,甚至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导致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档案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评估,及时查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隐患,有针对性地及时把各种漏洞或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是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我们应当及早研究和建立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制订档案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实施方案,通过对档案安全状况开展风险评估,指导各单位立足于防患未然,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并为处置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要慎重考虑档案馆舍总体建筑布局。档案馆舍是保管和保护档案最为重要的防线,是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对档案造成损毁的首要屏障。从汶川地震灾区档案馆受损评估情况来看,一是档案建筑倒塌的比例远远少于其他建筑,凡按档案馆建筑设计标准建造的档案建筑,无一倒塌,而只有程度不同的损坏。二是惟一倒塌的北川县档案馆,也是位于县政府办公楼的顶层,而不是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建造的独立建筑。三是就独立建造的综合档案馆而言,大都表现为办公楼在地震中成了危房,而档案库房因设计和建造标准相对较高,损坏明显较轻。因此,建造一幢质量好、符合规范的档案建筑,其意义非常厚重。这里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有必要尽量避免“头重脚轻”的馆舍建筑布局。事实上,我国目前档案馆库房在上、办公用房在下的垂直建筑格局并不少见。相反,库房在地下、办公和其他业务用房在地面的建筑布局在欧洲、日本则比较常见,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头重脚轻的布局,不仅因为整体承重要求提高而导致建筑造价高,遇到重大灾难时更是在稳定性上大打折扣。这一点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3)要重视应急预案的制订与演练。各级档案部门,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档案部门,必须制定应对各种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各种情况下怎样抢救、转移和修复档案;怎样进行灾害损失的评估;怎样与救灾部门联系;怎样预防次生灾害等。另一方面,要通过演练提高执行力。根据预案经常进行演练,是提高应急反应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汶川地震发生时,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根据平时演练的做法,仅用1分36秒,就全部集合到操场上,全校师生无一伤亡。这一现实的例子向我们揭示了防灾演练的极端重要性,关键时刻,关乎生死存亡。

2.2抗灾救灾中档案的紧急处置

重大自然灾害中,在从抢救生命阶段过渡到抢救重要物质阶段时,一定要提请有关部门把抢救国家档案放在至关重要位置,要争取在有关的法规制度中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这是我们在灾害应对中应当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时,玉树州县档案馆建筑严重受损。灾区档案馆室保管的13万卷档案中,有9家档案室近万卷档案因办公楼倒塌被废墟掩埋,其余12万卷档案均处于震后危房中。地震发生后,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同志指示国家档案局迅即派工作组赴玉树灾区指导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工作组同当地档案部门一起研究了关于“转段”期间优先抢救档案的意见,受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抢救重要物资和清理废墟时,要优先抢救州县档案馆和州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并进行集中统一保管,防止档案丢失和二次受损”,为最大限度保证档案完整、安全和减少灾后抢救修复难度提供了保障。

2.3灾后恢复重建的科学组织

受灾档案部门灾后恢复重建,关键是要把档案抢救、馆库加固或重建纳入法制轨道。汶川大地震后,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2号)等。据此,国务院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31号),明确提出要“合理布局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各类设施的恢复重建”。七章三节“公共服务之文化体育”部分明确提出恢复重建56个档案馆。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档案部门的恢复重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建立在科学评估、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要对档案受损范围、档案馆舍和其他基础设施损毁情况等进行重点分析,为编制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震后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了解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重建选址是采取原地重建、局部避让或者重新规划的方式。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地恢复,而要着眼于档案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科学重建,使灾区档案事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3.指南编制过程中引发的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指南编制任务的提出,源于对汶川地震中档案防灾减灾问题的思考,而指南的编制过程则是与北川档案的抢救修复同期进行的。因此,指南的编制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档案馆防灾减灾和档案抢救修复实践探索的过程,经验总结的过程,技术研发的过程,理性思考的过程。

3.1关于防灾资源储备和机制创新

防灾减灾要加强资源储备。在众多的资源储备中,抢救修复受损档案的保护技术,应当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之一。在2008年汶川地震档案抢救修复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大规模处理受灾档案实用技术以及专门修复人才的匮乏,提示了加强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管档案遭到如此严重程度的损毁可能百年不遇,但一旦真正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并且顺利付诸实施,如何确定严重受损档案抢救的方法和流程,采用哪些相关修复技术与设备,以便因灾受损档案得到及时、科学的抢救,人才和技术两方面的充足储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人才,要坚持不懈地组织研发,确保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也至关重要。在北川档案抢救修复过程中,在国家档案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全国各地档案保护人员组成的专家组,为这批档案的抢救修复提供技术咨询。专家决策咨询机制的引入,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的智慧,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保证档案抢救修复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再比如,重要档案备份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档案后库的建设也风行一时,但近年来后库的实用价值和战略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汶川地震引发了对备份基地建设的意义及其模式的思考。在当年的档案工作者年会上,我们提出了重要档案的馆际互备机制,即根据不同地震带、不同江河水系流域、不同电网布局等因素,在全国合理建立不同区域档案馆互为备份的机制。馆际互备机制的提出,有利于降低档案馆备份基地建设成本,有利于加快异地备份制度落实的步伐,因而得到各地档案部门的拥护和积极响应。截至今年3月底,全部副省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全部结对完毕,互为备份基地。

3.2关于现代都市档案防灾问题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都市档案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如高层建筑林立、地铁网线修建、暖通管道密集等,也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德国科隆市档案馆因地铁施工坍塌事件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科隆档案馆建于1971年,曾为德国最大、欧洲最为著名的城市档案馆之一。档案馆保存有近800位著名德国作家、作曲家和政治家的个人文件,还有早至公元922年的手稿档案,档案排架长度达8千米。2009年3月3日下午,科隆市档案馆轰然倒塌,事故诱因竟然是档案馆所在街区修建地铁所造成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人事先已经在档案馆发现了一些裂纹等蛛丝马迹,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及时采取任何紧急处置措施,致使馆舍倒塌时全部档案被废墟掩埋。我们熟悉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发生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水管跑水事件。2005年11月15日,因水管爆裂致使该单位所藏60余万册图书中的2万多册图书被浸湿。所有这些都昭示我们,对于城市档案馆的防灾减灾问题,应当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并积极开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保护城市档案,保护城市记忆。

3.3关于核心档案的特殊管理

西方国家档案部门所说的vital records,指的是重要档案或核心档案。美国好莱坞大片《国家宝藏》虚构了一个涉及多股力量设法获取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独立宣言》的传奇故事。其实,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其保护措施之审慎、严密是世所罕见的,是当今核心档案特殊保管措施的典范。确定各档案馆保存的核心档案,为其创造最适宜的保存条件和进行特殊的保管,在突发事件中对其优先进行处置和转移,应当成为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一项基本制度。

核心档案的特殊保护措施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比如采用具有防火性能和便于转运的装具和设施存储核心档案,就地建造坚固可靠和具备特殊保管条件的特藏室,或将核心档案转移至后库或其他备份基地进行异地保存,及时制作和保存核心档案的副本,等等。我国各级特藏室的倡导和建设,其初衷也是源于对核心档案的特殊保护,是一项保护档案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特别注意坚持加强对特藏室建设的引导,加强对特藏室建设规范的制定和推行工作,警惕假藏展结合之名,将“特藏室”嬗变为“陈列室”或“展示室”,而把那些最珍贵的档案原件置于人员流动性相对较高,保存条件适宜性和稳定性相对缺失的环境之中,就失去了建立特藏室原有的要义。要避免特藏室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还需要做很多规范化方面的工作。

3.4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在档案馆引入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特别是档案保护修复(以及档案数字化加工、缩微复制)等技术工作中,对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和进行质量管理,对于确保档案修复等工作的质量,真正起到“治病救人”、“起死回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不少档案馆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的档案保护修复室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两次通过ISO9001(2000版和2008版)质量管理认证,取得“4S店”的资格,拥有了“甲等医院”的称号。并且,破损档案修复的工作流程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记在心上;把“敬业、创新、求知”奉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无独有偶,与新加坡毗邻的马来西亚,其国家档案馆也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

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在因灾受损档案的抢救修复中,特别是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如何引入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杜绝“无照经营”,避免“大炼钢铁”。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档案修复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杜绝“无照驾驶”,消灭“马路杀手”。明代学者周嘉胄对于藏品修裱提出的“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原则,至今仍然没有过时,仍然应当予以坚持。我们绝不能以牺牲档案抢救修复的质量为代价,决不能冒着“治伤致残”的风险来完成所谓的抢救修复的数量和指标。

4.结语

当然,前面提到过的关于2012的世纪灾难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不足为据。但我们仍然有必要认清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这一基本国情,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根据党和国家关于自然灾害应对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加强管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增强档案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努力造就保障档案安全的“诺亚方舟”,最大限度维护国家档案资产安全。

近两年来我们经历了汶川、玉树两次特大地震等众多的磨难,在这种时候,我们更加要树立"多难兴邦"的百倍信心。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只要我们把各种灾害带来的危害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把对各类受损档案的处置实施得科学一些,档案事业就一定能够趋利避害,不断实现安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2.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2010-05-20(1).

3.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档案收集抢救保管工作的紧急通知[S].青震指[2010]62号,2010年4月23日.

4.王良城.档案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要求与策略[R].中国档案学会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昆明),2008年10月.

5.Roger Boyes. The city without a memory: treasures lost under collapsed Cologne archives[N]. The Times. March 5, 2009.

6.李毅哲,蒋彦鑫. 北京民族文化宫数十万文物遭泄漏供暖水浸泡[N]. 新京报,2005-11-17.

精品学习网 档案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