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道与狂欢——用狂欢化理论分析欧阳修诗文和词的分裂状态

2012-12-28

  【编者按】:文学论文一般包括: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文学语言研究、文学批评、文学史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几个主要研究领域。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道与狂欢——用狂欢化理论分析欧阳修诗文和词的分裂状态

[论文关键词]狂欢化 欧阳修 分裂状态

[论文摘要]在宋代文学史上,欧阳修是开风气的大家,然而他的诗文和词则呈现出不同的生存状态,诗文是官方的、权威的,词是民间的、世俗的。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分析这种现象,从而进一步说明欧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狂欢化的一种方式,为多方位的认识宋词提供借鉴。

一、狂欢化理论

俄罗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言学家和历史文化学家巴赫金一生提出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理论,而狂欢化诗学理论则是他毕生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巴赫金整个理论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对西方的狂欢节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提出“狂欢化理论”,随后在著作(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对“狂欢化”理论做了全面的阐释。

“狂欢化”理论源于巴赫金对西方传统节日“狂欢节”的深刻思考。狂欢节是西方民间的重要节日,最早可溯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活动。在狂欢节中,所有人都可以放下平时社会附加的限制而平等的融人这种狂欢的氛围之中,人们化装游行、滑稽表演、吃喝玩乐、尽情嬉戏,完全放下了日常生活中种种束缚。并且在狂欢节中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平时板着面孔的官员权威也可以成为大家打趣的对象。巴赫金将狂欢化庆典活动的礼仪,形式等的总和称为“狂欢式”。

正是在这种远离日常生活的狂欢节中了巴赫金看到了远离官方、权威的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在这个第二个世界中人才回到了人自身,才能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内心长久被压抑的欲望,表露出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一种更为本真的生存状态。巴赫金在《拉伯雷研究》中指出:“在阶级文化中严肃的是官方的、专横的、是与暴力、禁令、限制结合在一起的,在这种严肃性中总是有恐惧和恐吓的成分,在中世纪的严肃性中这种成分明显地占有主要地位。相反,诙谐必须以克服恐惧为前提,不存在诙谐所创造的禁令和限制,权利,暴力和权威永远不会用诙谐的语言说话。诙谐战胜这种恐惧,使人的意识清醒,并为他揭示了一个新的世界。诚然,这种胜利只是昙花一现的,节日的胜利紧跟其后又是日常生活的恐惧和压迫,但透过认得这些节庆无意识的一残光明,形成了另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非宫方真理】··…”川‘仍

作为一代文宗的欧阳修,其诗文创作和词的创作所呈现出的不协调和差异性,在某种层面上就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予以解释,由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反观欧阳修的创作,就会发现其诗文和词中所传达的不同的生存状态,诗文是官方的板着面孔的说教的欧阳修,而词则是“狂欢化”的欧阳修。尽管欧阳修没有受到过巴赫金理论的影响,但是他的创作却应和了“狂欢化”理论的精神实质,也验证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思考,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

二、欧阳修诗文和词所呈现的分裂状态

在欧阳修那里,诗文是其“文以载道,匡国治民”的工具,而作词时他却完全进人一个远离政治,远离权威的民间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看,欧阳修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官方的,儒雅的,甚至是高高在上的生活;另一种是放浪形骸的,嘲风弄月的,有如狂欢广场上方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如巴赫金所说:“民间文化以其无拘无束的幽默形式对抗着官方阴郁等的气氛。’,〔’〕欧阳修也用他形式多样的、感情丰富的词作中和着诗文中那种严肃的面孔,从而使他的文学创作更加全面和充实。欧阳修诗文和词所存在的差异性在其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首先从题材来看,欧阳修等的散文主题大多是与政治相关的,如《原弊》就是一篇关于宋代农民问题的政论文,作者认为宋朝积贫积弱的关键就在于严重的侵害了农民利益,提出“农者,天下之本”的观点,体现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朋党论》是他支持改革的一篇力作,用锋利的笔墨论证了君子才有真朋,小人只有伪朋。国君应该退伪朋,用真朋的道理。另外如《与高司谏书》(伶官传序》等也是他直言敢谏,关心国计民生的忧国之作。就连以表现通达,及时行乐主题的《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不忘唱出“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调子。

他的诗虽不像文章这样具有政治性,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同样是一个雍容儒雅的文坛领袖。诗同样是“载其道”,抒发其抱负的途径。诗的题材也多是咏怀、咏史、宴饮、送别、哲理的,与其散文风格相应,内容想通。如《边户》、《食糟民》、《答场辟喜雨长句)、《代赠田文初》、《戏答元珍》等。

欧阳修的词则是一番别样的风景。欧阳修的词作题材基本上集中在男女情感、女性艳情、闲适与咏怀题材上,他的词中涉及男女情感,咏女性和艳情题材的词则占了总数的近60%。在词中欧阳修完全脱下了官场上重重的枷锁,因此词也更能表现他在率性任情的一面,他作词的态度与写作诗文那种严肃的态度是决然不同的,而更多的是随意性与无功利性。小词写艳情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俗,欧阳修本人也曾在《采桑子·西湖念语》中说过:“……因翻旧朗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技,聊佐清欢。‑(z7xos词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是供人消遣娱乐的,很显然欧阳修也接受了这种观念。

从具体作品的对比中更能看出其诗文和词所体现的差异性,同样是咏怀题材的诗和词所传达的是完全不同生存状态的欧阳修。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孤舟日日去无穷,形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辫西东。

浇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

筑菜妒鱼方有味,远来扰喜及秋风。(3j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