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先秦“中和”美学思想

2013-01-04

“中和”是中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儒家、道家和《周易》是“中和”美学的代表,他们对“中和”的美学观念的理解各有其侧重面。总的说来,儒家的“和”就是“中和之美”,而这种“中和之美”在孔子那里主要是指伦理道德中的和谐之美。道家的“和”观念表现为“道”即主要拥护的是“天”的和谐运行。道家把“天”摆在人之上,重“天”而轻人。“和”在《易传》中体现为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天”人之间的和谐之美,融合了道家的思想,但不同的是道家重“天”而轻人,而《周易》则重“天”更重人。

1、儒家:儒家讲“中和”是从血亲关系、伦理道德和社会实效来谈,从美学角度来看,它宣扬的是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仁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他们强调自我个体与社会整体的相互融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凸显人格的高尚与完美,把美与善交融统一,寻求审美与人生的契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呢?《说文》一书解释说:“仁,亲也,从人从二。”通过仔细辨析《论语》里“仁”的含义,可知“仁”乃是人人相伴相随之仁,是一个表明人际关系谐和的概念,是一种理想的交往关系模式。总之,在孔子的心目中,“仁”就是一种善的表示,也体现了一种美的境界。“仁”的概念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很早就与“美”联系起来了。孔子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并且强调指出:“里仁为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所谓“先王之道”,实质上是孔子心目中的“仁”的一种历史呈现。既符合礼的外在规定性又符合其内在情感的约束,并且不断地进行美德体验,仁就能转为“乐”。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以“仁”为乐的体验,既是一种伦理的理性体验,又是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先秦儒家的审美观是肯定人的,对社会人生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文化态度,其审美的宗旨在于追求“天人合一”,要求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伦理实践达到这一境界。儒家的全部学说是人学,它所反复论证的是做人的标准以及如何做人,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它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是天道向道德化的转化,因而,天道也被道德化了。

2、道家: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论“和”是从“道”的“天人合一”来引出的。《老子》把道当作宇宙万物之源,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为宇宙运动的规律,所谓“反者道之动”,这说明以道为基本范畴的老子哲学,首先是从自然出发的。老子论道,也牵涉到人生社会,把道看成是贯融于现实人生的生活准则,这便是老子所谓“道之用”,德也。道为体、德为用,体用不二,整部《老子》是以道经与德经构成的。“道”偏重于从自然立论,而“德”则偏重于从人生立论,其中的自然、人生不可偏废的态度,是关于道的天人合一的一元论哲学。

然而,老子的“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纯自然的状态是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实行自然无为的原则是治理国家和社会、使社会摆脱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灾难的唯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子就把他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提升到了支配整个宇宙的高度,并依据古代已取得的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给以哲学的论证,得出了他所谓的“道”。

老子反对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之类的伦理道德,认为这些道德规范的产生正是个体与社会不和谐、不统一的表现,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要想恢复“大道”,即个体与社会和谐的理想,必须摒弃这些伦理规范和功利,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对于社会的要求。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主张,要求恢复到人的自然本性,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素朴无瑕。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就铲除了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天下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了。于是老子提出了他“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理想。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这种自然主义和谐美的理想,却对根植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特别是在政治舞台上失意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影响。

3、《周易》:《周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其中的《易传》体现了《周易》的精髓。《易传》在道家与儒家的“和”学基础上,将中和之美发展为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即天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它继承了儒家的以“仁”为核心的中和之美,同时也融合了道家敬天的“道统”思想。在《易传》看来自然有一定的运动规律,人也有一定的生存规律,那么只要人的生存规律与自然的运动规律相协调,人就能获得成功。《易传》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一阴一阳,一柔一刚,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对立的统一即构成“中和”之美,这是贯穿天道、地道和人道的一条总的规律。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所说:“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人生价值的根源”,“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这不仅有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易传》融合了道家与儒家“和”的思想精髓,而抛掉了两家的不足,形成了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易传》的中和美学思想是对孔子的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老子的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统思想的补充与扩展。因此,它既被儒家吸收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被后世道家吸收奉为圣典。正是基于此,它对中华美学的建构和艺术的创作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中和这一审美形态,与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它是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规律以及生活、生产实践活动的观察和总结的成果,所以“中和”之美在中国人的人生和美学思想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俊英. 诗经(上、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上、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精品学习网 文学论文栏目